第496页

步步生莲[校对版] 月关 1936 字 2023-03-15

一个内侍走到了城阶前站定,高声唱礼:“皇后有旨,宣……宋使杨浩晋见~~~~”

杨浩吸一口气,强抑着激动的心情缓步登阶,两个捧着觐见之礼的随员跟在他的身后。墨舍人前头引导,一进五凤楼,就觉得这北朝的殿堂不算宽广,尤其是刚刚经过庆王之乱,朝中官员七零八落,站朝的官员也不多。杨浩不及细看,遥见御阶之上红袍凤冠,端坐一个娉婷女子,余外却无显目的红颜,却不便四下张望去找冬儿,只得目不斜视,昂首挺胸,径自走到御阶前五步开外驻足停下,长揖一礼,朗声说道:“外臣杨浩,奉我皇帝陛下旨意,朝见贵国皇帝、皇后陛下。”

御座上一声轻咳,一个女子声音道:“中原皇帝为两国友好,遣使远来,朕心甚慰。贵使长途跋涉,远来辛苦,平身吧。”

那声音听来柔和悦耳,却又不失威严,一口汉语,说的十分地道,杨浩不敢抬头多看,道一声谢,直起腰来,微微退后一步:“敝国与贵国相依唇齿,敦睦无嫌。月前急有我国边民与雁门关附近受贵国族人劫掠烧杀,我皇陛下深感惋戚。为恐兵衅猝起,大局益形纷扰,特令下臣出使贵国,期盼贵国缉凶正法。”

萧后微微一笑,莞尔道:“贵国雁门关内百姓受匪盗劫掠一事,朕已知晓。朕闻之震怒,贵国百姓深受其苦,朕亦为之悲叹。迩来边境匪盗日益猖獗,烧杀劫掠,无所不至。我国百姓亦深受其害。适时,因我国内庆王谋反,朕无暇顾及,肆后已然派兵围剿,朕刚刚得知,贵使来此路上,便逢五千马贼劫杀,适为我剿匪之军灭之,询其幸存,始知雁门关百姓受袭,便是这股匪盗所为。今这股马贼已然伏诛,贵使亲眼可见,当可回覆贵国皇帝陛下。”

杨浩称诺,话锋一转,又道:“我皇帝陛下此番遣使前来,虽为雁门关百姓之故,亦有国事与贵国皇帝、皇后陛下商榷,今有我皇亲笔国书一封,伏维敬启。”

杨浩说完,身后随使上前一步,契丹礼部侍郎亲自上前双手取过国书,高奉于顶,呈上御阶,萧后接过,放在御案之上,说道:“贵国皇帝国书,朕会与我皇帝陛下同览,再做答复。今贵使远来,我皇陛下亦甚欣然,维龙体不适,不便接见,故有谕旨,以慰贵使,冬儿,宣读陛下制书。”

“冬儿……”

萧后这一声吩咐,如八音齐鸣,甘露洒心,杨浩身子一震,头颅便要抬起来,他咬紧牙关,硬生生忍住,眼角微微向旁睨去,才见文官之首稳稳地走出一人,袍裾微动,鹿靴纤巧,在他五步开外站定。

“朕闻边匪袭扰宋境,掠夺无数,伤害无辜,朕甚怒之。贵国皇帝陛下不启战端,劳使远来,见示交涉,朕心甚慰。当今天下大势,唯我南北两国峙立,雁门百姓受贼袭扰,实为不幸,若轻启战端,烽烟四起,则两国无数子民俱受兵灾因苦,何者大也?幸赖贵国皇帝陛下英明,易兵车以衣裳,化干戈为玉帛,和光普照,睦邻友好……”

冬儿说些什么,杨浩一字都没有听在耳中,他盯着冬儿的脚尖,听着她熟悉的声音,心潮澎湃,难以自己。冬儿的声音一点都没有变,还是如黄鹂一般悦耳动听,耳畔响着她的声音,佳人就在眼前,杨浩看着她曳地的衣裾,双眼渐渐湿润。

六宫尚官罗冬儿虽然行前得到罗克敌再三嘱咐,要她千万克制,不要露出半点蛛丝马迹,但是见了朝思暮想的心上人,同样是激动万分,制书念来,期期艾艾,许久才平和下来,语声得以流利。

萧绰只道她头一回承接这么重大的使命,所以有些露怯,也未往心里去,待冬儿念罢,杨浩深施一礼,缓缓抬头,这才向冬儿注目望去,冬儿穿一件左衽圆领、窄袖细腰的灰蓝色官袍,头戴双翅乌纱帽,面不敷粉,玉面珠唇,俨然一位美少年。

她双手举着制书,正缓缓抬起头来,一双盈盈美眸从制书上方望起来。两个人的眼神一碰,心灵深处都似被重重地撞击了一下,冬儿明亮的双眸立即氤氲起一团雾气,好在这两年来久居帝后深宫,久经锤炼,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小村姑了,她急急低头,双眸眨了几眨,这才恢复了平静。

“来啊,给宋使看座。”

两人这番眉来眼去,高踞御座之上的萧绰没有发觉,她见这位宋使衣冠楚楚、风度翩翩,眉目英俊,答对得体,较之草原男儿的粗犷另有一种刚柔并济的味道,中原人物,果然不俗,心中便有几分欢喜,于是和颜悦色地道:“给宋使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