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页

更何况,贾家如今败落至此,全家都指望着贾茂能奋勇向前,领着贾家再创辉煌。这样的嫡长子,若是被皇家选为驸马,那可就妥妥的不是结亲,而是结仇了。

故此再三思索后,皇帝还是未曾答应后宫的嫔妃们。

贾家人为此都松了口气,贾茂对于皇帝的用心良苦也深表感激,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且说贾茂的婚事,最后还是他的同窗,长公主的幼子杨维舟,给他牵线搭桥说成的。

女方人选,则是杨维舟的姐姐,杨映微。

杨映微是长公主的嫡女,也是长公主唯一的女儿,深受长公主和太后的宠爱,连皇帝对这个外甥女都青眼有加,宫中差不多的公主也不如她脸面大。虽然只是公主之女,杨映微也因为深受皇恩,被封为安乐郡主,赐食邑千户,可见其荣宠。

对于贾家而言,娶进来这样一位郡主,可比公主要实惠划算的多。一来能表示对皇上的忠心,二来也不会因为驸马的职位被闲置,实在是一举两得的便宜事。

而且对贾茂而言,这桩婚事更好的,却是他和杨映微之间,算得上是熟悉的。盖因杨映微和弟弟杨维舟感情深厚,杨维舟在江南求学期间,姐弟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说些自己身边的趣事。

杨维舟能说的,便是自己的同窗好友,求学生涯,其中自然包括贾茂这个同龄人。而杨映微的闺阁生活,也会做杨维舟的言谈中不小心泄露点滴,日久天长,也足够贾茂在自己的脑海之中,勾勒出一副生动的少女形象来了。

至于贾茂的为人,杨维舟与其同窗五年,自然是了解颇深,再加上少年谈话的名头,纵然贾家门第是低微了些,长公主一家也无甚可挑剔的。

再说,以长公主府的权势,若是想要高嫁,也只能让女儿入皇室了。可一来骨血倒流不利子嗣,二来长公主夫妇心疼女儿,不愿她去趟皇室的那摊浑水,如此一来,贾家的缺点就不算缺点了。

如此两家有了亲事的默契,便开始走六礼。

杨映微比贾茂大了两岁,今年已经十八,故此六礼走的不慢。不过长公主疼女儿,有心想留她在家再过个团圆年,婚期便订到了第二年的春日。

王熙凤风风火火的开始筹备聘礼,指挥家中的下人修整打扫庭院,为着贾茂婚事,可算是使出了一百二十分的力气。

而贾茂本人作为准新郎,却显得十分悠闲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