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3 章

从前有座山,山有上座庙,庙里有一大堆的和尚。

过了很久,又来了一个小和尚。

小和尚俗名宋征玉,只有四岁出头,生得玉雪可爱,十分讨人喜欢。

福缘大师收为入门弟子,赐法号了琮。入门当天,了琮因为剃了头发,只剩一个光秃秃的脑袋,盯了盆中水的倒影半天,而后蹬着刚穿上的小号僧鞋,伏在蒲团上放声大哭了起来。

福缘大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不过一转眼的时间,小徒弟就哭得如此伤心。

一向严厉的性子,在对上只有几l岁大的小徒弟,也不由得软和起来。蹲下身子,在了琮身边问道:“了琮,为何发哭?”

“呜啊,师胡,我好丑……呜呜呜”

小徒弟抬起头,眼泪鼻涕糊了满脸,人还小,话都讲不清楚。

福缘有一个大弟子,名叫了淮,今天十岁。

了淮是福缘四年前下山的时候,在山脚捡到的。他家乡发了洪灾,一路逃到了紫金山,身边已无父母亲朋。福缘大师动了恻隐之心,将人带回了庙中。

了淮从小就十分懂事,来到寺庙后,几l乎不需要福缘操心什么。

了琮跟了淮的性子截然相反,软软小小的,哭起来惹人可怜得厉害。

福缘听见了琮的话,一时间都难得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去哄小徒弟,剃光了头发也不丑。

他本身就长得好看,身上即便再披条麻袋,也是水灵灵的。

有点笨拙地伸手拍拍小徒弟的背,福缘安慰的话还没有说出来,了琮就朝他张开了手,眼睛里挤着眼泪道:“抱抱。”

他在家里受了委屈,阿娘就会这么抱着他的。

了琮一点都不需要别人特意去哄,小小的身体还伏在蒲团上,让人又爱又怜。

“好,师父抱抱我们了琮,不哭了。”福缘将了琮抱了起来,在神像端严的大厅当中走了几l圈,最后还把他抱到廊下,看了会儿天上的云彩。

“抓个大云朵给了琮玩好不好?”

“要最大的!”

“行。”

路过的弟子无意中看到福缘长老一脸笑意地哄着新入门的小师弟,脸上都没能控制住惊讶的表情。同时看看小师弟,长得又乖又好看的。

第二天趁着福缘长老不在,他特地溜去跟小师弟说了会儿话。

了琮人小小的,说出的话却是一套一套,稚气得可爱。

没多久,就俨然成为了寺中的团宠。早课念经的时候,了琮因为人太小了,经常会打瞌睡,大家都默契地替他打着掩护。

福缘大师又怎么会看不见自家小徒弟瞌睡的样子,不过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时候早课结束,福缘大师还会专门把人带到自己的禅房中。里面自从了琮来了以后,每天都准备了新鲜糕点,还有一块小棉被,让了琮睡觉休息的。

“师胡,大师兄怎么还不回来哇?”

了琮小小年纪,吃相却比很多大人都好。他嚼嚼嚼,把两个比他拳头还大的糕点都吃了,又喝了几l口水。

福缘看着他,也没念经,等了琮吃完了,还拿着手帕给他擦了擦嘴。

“你大师兄给你拿行李去了,过两天就回来。”

了琮跟庙里其他弟子不同,他是俗家弟子。

按理来说,俗家弟子其实连头发也不必剃的。只不过了琮的父亲坚持,才会给他剃了。

了琮出身于大富大贵之家,出生时紫金山的方丈就给他批了命格。说他福运深泽,只是年纪尚幼,恐怕压不住这么贵重的命格,除非出家避世,到成年时方可再次入世。

原本了琮的父亲是要让他立刻出家的,可了琮的母亲舍不得,一直将他养到了四岁。这四年间,小病小灾不断,眼看快要演变成大病大灾,为了了琮着想,父母只能忍痛将人送到了紫金山。

当日就是福缘和了淮来接了琮上山的,了淮很得了琮的眼缘,因此上山两天了,他还记得人家,天天惦记着大师兄没回来。

也不知道有没有听清楚师父说的话,了琮吃饱后又打了个哈欠。小孩子觉多,刚才在大殿上的瞌睡一点都不够。

福缘知道他要睡了,把被子铺好,让小徒弟倚在了自己身边。

没过多久,了琮就把自己裹成了颗粽子,在师父身边安详睡着了。禅房里不久后也传出了低低的经文声,这并不是福缘平时会念的经,而是为了琮祈福的。

了琮的身体还是有点弱,到了寺庙以后,尽管没再出事,但还是要好好养着。

福缘怜惜他小小年纪就受了这么多病苦,希望他能早早健康起来。

了琮来到紫金山的第五天,了淮也终于带着他的一大堆行李回来了。

他的行李都是父母特意准备的,不光有给了琮的,还有给全寺僧人的。上好的檀香、经文,还有僧袍等,这些加起来,足足又雇了十几l辆马车。

了琮年纪小,记性差,在寺庙呆了几l天后,也不怎么想着家里。

看了淮回来了,一把扑到他面前,稚声地喊了声:“大师兄!”

大师兄跟福缘师父如出一辙的冰山脸在见到了琮的时候,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意。

“嗯,这几l天在庙里都做什么了?”

“跟师胡念经,抓小虫子。”

庙门前因为卸货,门派里的师兄师弟都来了,十分热闹。了琮不知事,觉得欢喜,说着脸也兴奋得红红的。

光秃秃的脑袋在了淮面前晃来晃去,了淮伸手摸了摸,还给他抱起来了。

“给你带了很多礼物回来,你喜欢什么样的,回头全部放到你的房间里去。”十岁的小孩抱着四岁的小孩,场面看上去有点滑稽,但因为了淮远超年龄的成熟,倒也并不违和。

了琮听不太懂了淮话的意思,最后还是行李全部卸下来以后,了淮自己挑了几l个东西放到了了琮的房间里。

其中一个是了琮

的母亲特别给他做的兔子灯,了琮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点着。

了琮的房间在福缘长老的隔壁,了淮怕他小,夜里有事也没人知道,暂时搬进来跟他一起住着。

这一住,就住到了了琮十七岁,即将下山离开寺庙的这天。

“大师兄,这边这边,哎呀,你好笨!一下了淮。

了淮还是那副面瘫脸,任打任骂的样子。大长老刚走,了琮就把手里那颗桃子也递给了他。

“大师兄,削皮。”语气很是理所当然。

如果说庙里有谁是最宠着了琮的话,那么非了淮这么大师兄莫属。

这些年眼看着,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了淮在,了琮就不需要亲自动手。

了淮接过了了琮的桃子,回庙里给他洗干净后让他吃,了琮又让他把桃子分两半。

“你一半,我一半。”

“不用,我要吃的话重新洗一个就可以了。”

“要一半!”

他今天也不知道来了什么兴致,只要吃一半。

了淮看着手中削了皮的桃子,最终还是掰成了两半。大一点的给了了琮,小一点的给自己。

了琮这才咬了一口,后庙结的桃子一向都是又大又甜,他眼睛都眯了起来。

“师父说,你半个月后就要回家了。”

“嗯啊,不过我对家里都不熟悉,母亲和父亲也好久没见了,我都忘了他们长什么样子了。”

了琮自从进庙以后,就一直没有看过父母。这是怕他在俗家有了牵挂,不肯待在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