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养炸毛超凶小童星

节目组对四位评委非常尊重。</p>

随叫随到,一路绿灯,绝对满足一切合理或不合理的需求。</p>

比如现在童教练在和选手聊天,聊得一看就很投缘,不希望任何人打扰。</p>

当然那位庄先生也必然不能被导播鞠个躬直接扛走——原因有很多。节目录制期间导播的工作是采访,拿过最沉的东西是话筒,不该扛起一位经纪人先生冲出别墅大厅只是其一。</p>

除此之外,节目组对闻枫燃的这位经纪人,其实也有种他们自己都很难解释的敬畏。</p>

很难解释,明明那位经纪人先生显然更不吃人。</p>

但就是敬畏。</p>

“庄先生。”导播虚心地抱着笔记本,虽然是奉命把人请走,可也的确是真心想问,“我发现、发现您说话的时候,气息运用特别好。”</p>

人在自己的专业上总会有些下意识的留意,比如厨子吃饭的时候会琢磨菜的调料火候,司机在马路上也忍不住看隔壁过去的敞篷大g。</p>

拿话筒的注意的点也跟别人不一样,耳朵在日复一日的练声吐字里磨出来了,听见人群里有个说话好听的,脚都挪不动。</p>

导播早就注意到了,一直没找到机会:“我在发声位置上总是有毛病。对,饱满度很差,喉腔共鸣找不着位置——对对对!就是这个问题!想请您指教一下……”</p>

对方似乎很少参加这个级别的综艺,被这么拦住直接求教的经历也不多,神色隐约微讶,却很快就颔首认真听完,开始详细作答。</p>

导播听了几句,就知道自己绝对是问对人了。</p>

这绝对是位扫地僧。</p>

别管直播导演信不信、摄像信不信、盯着他删app的场务信不信。</p>

直播导演其实是不信的。</p>

——因为相比起其他大公司选送练习生配备的经纪人,11号选手的这位经纪人来自英模文化,不是那种适合扫地的少林寺。</p>

这家公司主打模特业务,最近才开始拓宽渠道,探索选秀综艺。是一个致力于培养模特、参与各类秀场,洋溢着“我们规规矩矩把公司努力做好然后就卖掉”的坚定气氛的社畜经纪公司。</p>

这样的经纪公司没什么特别宏伟的抱负,签的艺人就没有长期合同,主要工作是去高端秀场打工——打工刷履历,打开一看哇合作过这么多高端秀场跟顶级超模,一看就能卖个好价钱。</p>

因为履历漂亮,在外行看来简直厉害得不行。其实整个公司从上到下,从管理层到执行层,最高的理想和追求就是有朝一日能被收购,然后大家分钱快乐退休养老。</p>

直播导演合理推测,这种公司派出来的经纪人,大都经验丰富从业多年,资历相当深厚。</p>

而他们面对闻枫燃的经纪人的时候不太敢说话,应该就是后辈面对前辈、学生面对老师那种本能的敬畏。</p>

但阅无数的导播,还是凭着半个圈外人不懂规矩、敢想敢蒙敢瞎猜的直觉,认定了这个天马行空的推理。</p>

深感自己一朝受高人点拨开悟的导播,把庄老师送回休息区,特别稀罕地抱着刚狂记了半天的笔记本回来:“那位经纪人!以前肯定是个大明星,我赌一百块!”</p>

直播导演已经快熟悉他的套路,蹲在墙角长蘑菇,闻言掀掀眼皮:“隐姓埋名换张脸,回来横扫娱乐圈?”</p>

“你们这妆造不都号称换头术嘛。”导播乐颠颠扬笔记本,“我跟你说,哇天呐,我十年都没弄明白喉腔共鸣跟喉音的真正区别……”</p>

要知道,那些没有国字号、名不见经传艺术院校,它名不见经传是有理由的。</p>

导播上的那个学校,老师自己都烟酒不忌,只够混够学分拿到文凭,该学的一样学不到。</p>

——但这位主动和节目组商榷、说要亲自给选手上课的经纪人,随口点拨的几句话就能顶导播上学那会儿自己悟一个学年。</p>

“有这么神吗?现在网课不一大堆教播音主持配音入门。”</p>

现场导演不知受了什么打击,有些比节目录制之初更甚的颓然,接过那个甚至画了示意图的笔记本:“好家伙,这是……庄先生画的?”</p>

说实话,单从画工一项来看,实在很难看出有什么扫地僧的迹象。</p>

隐约能认出是半张脸的侧面切片,整体都很具有意识流风格。</p>

但标注的字确实好,运笔清越转折轻缓,外柔内刚,看得出其下有骨力内蕴深藏。</p>

“叫什么庄先生,叫庄老师。”导播把笔记本抢回去,“我跟你说那些网课都是皮毛,念一遍教材糊弄人的——这画工怎么了!”</p>

导播挺不乐意:“这叫术业有专攻,我们搞播音的就这么画蝶窦跟上鼻道,会不会说话。”</p>

导播敢肯定,这肯定是位相当可怕的扫地僧,知道的东西多到堪比藏宝库。当初一定也曾经叱咤风云举手摘星辰过,只不过是一朝退隐,想过不受打扰的平静生活。</p>

至于对他们这种综艺有些生疏,多半是和那几位评委一样,就没参加过级别这么低的入门级选秀综艺,看什么都挺新鲜。</p>

现场导演现在就听不了“会不会说话”,把笔记本还给他:“唉。”</p>

导播把笔记本收好,这才看出现场导演心事重重:“出什么事了?我们及时请走了庄老师,童教练还是不满意吗?”</p>

现场导演:“……”</p>

现场导演:“唉。”</p>

导播:“?”</p>

现场导演也不明白,为什么及时请走了那位闻枫燃小选手的经纪人,童教练还是要出家。</p>

字面意思的出家。</p>

去寺庙守着木鱼当和尚,青灯古佛。</p>

从此隐居不问世事说真的你们有木鱼吗。</p>

……面对四位不能承受之咖位的评委,节目组曾发过誓。</p>

誓要满足评委们的一切合理或不合理要求,也提前做了各种离谱或者不离谱的准备。</p>

场务赌上从业二十年的骄傲,从电暖气到小冰箱,中西餐点的预制菜包都准备了一厨房。</p>

没想到要准备一个木鱼。</p>

剩下的三位评委看起来居然也不惊讶。</p>

居然也没人劝,在专门开辟的休息室围成一圈,一言不发,用某种外人猜不透的视线凝视了童教练半分钟。</p>

那位当红偶像翻出了个压扁的异形气球,吹成了个锤子,扎了个马步铆足力气,咚地砸在童教练的脑袋上。</p>

#当红偶像喻星火节目录制现场刺杀宿敌童荧#</p>

“敲什么木鱼啊,敲脑子吧。”</p>

喻星火越砸越生气,抡着气球锤子激情旋风十八锤:“啊啊啊童荧你是不是有猫饼你磕头切腹谢罪退群吧!!!”</p>

……</p>

万幸。</p>

评委们的异状并没有影响到节目录制。</p>

毕竟虽然不明原因,但四位咖位足以碾压节目组的评委,在他们这个节目始终都很乖巧。</p>

四位从出道就叛逆、风评一向血雨腥风、这些年也没给哪家媒体面子、当着记者都能打起来的评委。</p>

在他们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破节目里,都保持着相当程度的,仿佛是学生来毕业答辩一般的整齐乖巧。</p>

连喻星火都格外注意用词,只用气球锤子砸人,喊“有毛病”的时候硬生生刹车变调,换成了“有猫饼”。</p>

喻星火的经纪人甚至想让他在这座别墅住一个月,保持住这种乖巧状态,让互联网忘记这小子上个月刚偷出手机,擅自连发十三条微博痛骂又敢来蹭穆影帝热度的傻叉沙阳洲。</p>

在休息室轮流用气球锤子抡人,回到评委席的评委们依旧保持着温柔和专业,继续观看和点评后续选手的初展示。</p>

并时不时地cue到11号选手闻枫燃。</p>

“跳得不错,中间有几个小节没跟上,力度和爆发性上整体性偏弱,舞台效果可能不会太好……回去看看11号的录像。”</p>

“节奏型完全跟不上啊,这是基本功,回去复习,需要笔记的话可以找11号。”</p>

“很明显有漏动作,是跟不上旋律节奏吗?跟不上的话可以换首歌的,不非得跟11号作比较。”</p>

倒不是评委们想提。</p>

事实上,每次有人提起11号选手的时候,童教练就会猝不及防地萎靡一下。</p>

那个萎靡的程度让现场导演很担心,童教练录完这期节目,会不会真的出家去找木鱼。</p>

至于不得不反复提起11号选手的原因……是后续好几个练习生都临时改了初展示,也跳了那支《theseventhday》。</p>

即使没做得这么明显的,换的舞也明显改成了高燃、快节奏、展示力量为主。</p>

那位自己就是选秀出身的当红偶像,对这种计俩太过熟悉,靠在评委席里皱着眉转笔,已经好一会儿没怎么给过太好的脸色了。</p>

导播低声跟直播导演商量:“要不还是跟他们那些经纪人说一下……”</p>

虽然这本来是个充满台本和内幕的小破节目,允许拉踩,允许使阴招下绊子……但这也未免实在太过明显。</p>

更遑论这个节目在昨晚那场西红柿风暴里,也已经身不由己地蜕变了。</p>

“怎么说?”直播导演也愁,“本来也是规则允许的。”</p>

总不能直接去大喇喇跟人家说:是这样不好意思我们节目现在有了新的金主,很多,哪个都不好惹,所以你们放聪明一点,不要再动歪心思了。</p>

更何况,调整初展示的节目也是被允许的。</p>

一来这不是直播是录播节目,没法用“来不及换配乐”来搪塞。</p>

二来选手们要展示的内容,原本也是由他们自己来定。</p>

就像在节目接下去的每个环节,每个人要采取的策略。在出道或出道失败以后,每个人要走的路线。</p>

就像从这个起点出发的所有人,在出发以后,各自奔向那个熙熙攘攘的世界以后的人生。</p>

都要由他们自己来定,节目组无权干涉。</p>

任何人都无权干涉。</p>

说出这段话的喻星火,没有传闻里当红偶像不知收敛的张扬嚣张,逐字逐句神色平静,不见半点刚才烦躁转笔的不耐。</p>

他平静到像是换了个人——就好像曾经有人对喻星火说过这些话。</p>

然后这些话改变了一些事。</p>

然后这些被改变的事一件一件累积,最终改变了整条人生路线的方向。</p>

现在喻星火把同样的话,再给后来人说,言罢又稍停了停:“我知道你们调整节目的目的……不论是你们自己想这么干,还是公司经纪人要求你们这么干。”</p>

临时搭建的舞台上,刚跳完《theseventhday》缩减版的练习生滚刀肉一样,客客气气油盐不进:“没有没有,老师误会了。”</p>

“是真的恰好撞上,确实有点巧。”那练习生笑嘻嘻,“我承认11号选手跳得很……快。”</p>

那练习生的仪态很好,在镜头底下站得很直,还真有点仿佛不卑不亢的诚恳坦然:“我也跳的不错吧?”</p>

练习生:“喻老师,您能表扬一下我吗?”</p>

闻枫燃那支舞跳得好吗?</p>

可以说好,也可以说不好,因为那真的是只练了一个星期的结果。</p>

目前这幢别墅里,有的是练了一年、两年、三年,日复一日地重复那些动作,每个细节都被精雕细琢过的练习生。</p>

有的是人比11号的动作更潇洒,张力更足。</p>

有的是人能跳得比11号更流畅漂亮,地板动作难度更高。</p>

这是个拿钱办事的节目组,一定不止一家在盘算,让节目组减掉闻枫燃最后那三十秒高光——甚至只是在那时候把镜头视角切碎一点,再多加几个很好用的“评委震惊脸”打乱节奏就行了。</p>

然后再让练过这支舞很多遍、足够熟练的练习生来跳,撑不满全程,就只跳前半部分,不懂行的人不会知道最后那一段有多重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