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五十一章

其实在蔡帔帮助梁阑玉起事前,他并没有认真考虑过事成之后他能得到什么好处。他最大的动力,就是不忍看着自己手下的羌兵继续受欺辱,他希望得到梁阑玉的帮助,改变这个现状。

因此梁阑玉提出要求他尽释前嫌,约束手下,他的第一反应是很难受的。

然而沉下心来认真想想,他却不得不承认梁阑玉说的很有道理。

从他自身的角度来说,如果他不想止步于一个幢主,还想施展更大的抱负,那他就必须有更广阔的胸襟。他也绝不希望自己成为第二个何田!

从羌兵们的角度来说,其实梁阑玉的提议也是对所有人最好的选择。要知道他们这些羌人汉化已久,说汉语,吃汉食,穿汉服。所谓的羌族出身与籍贯颍川郡、南阳郡一样,只是个用以认祖的身份而已。当年随先帝在北府军时,他们与汉军的相处也非常融洽,就是来到郁州后,由于何田的纵容与煽动,羌汉间的矛盾才会越来越严重。

假如他今日趁着自己得势,就纵容手下恣意报复,只会令仇恨加剧。他能保证自己一直得势吗?万一哪天他失势了,羌兵是不是又会沦落到比以前更凄惨的境地?

想要制止这种循环,唯一的方法就是弥合双方的矛盾,公正以待,臧否一致。

想明白这点后,他不由感激地看了梁阑玉一眼:梁阑玉肯跟他说这些,说明梁阑玉对他有长久打算,并且真心希望改变现状!若不然,今日哄他两句,等新任军主到了,把他丢到一旁,甚至再因此治他个管教不利的罪名,他的羌幢不就彻底没有翻身的希望了吗?

片刻后,蔡帔郑重道:“多谢都督提点,末将明白了!”

梁阑玉见他这么快就能想通,也很是欣慰。她先叫了个人出去给赵九传话,然后起身道:“既然你已明白,那我们就出去吧。”

不多时,两人来到校场、西营的众将士们已经在赵九的安排下,提前在校场上列好队了。见梁阑玉出来,众人齐齐向她行礼:“参见梁都督!

梁阑玉正欲走上发号施令的高台,不远处匆匆忙忙跑来一个甲士。那甲士附到赵九耳边低语了几句,赵九眼睛一亮,连忙赶上来与梁阑玉如此这般耳语。

梁阑玉听完微微一笑,带着蔡帔走上高台,向下方众人道:“起!”

众将士纷纷起身。

梁阑玉朗声道:“今日在此,本督有两件大事向诸位宣布!”

下方众人屏息以待,数千道视线全落在她的身上。

“其一。郁州军主何田、苗猛二人,专权跋扈、欺上犯下、聚货养奸、谎冒军功,罪无可恕!本督已于今日将此二贼斩首,并会将他们的人头悬挂于城头,以昭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