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第八十四章 升官

几日后,崔曦终于替梁阑玉清完了府上的账,并帮她把许多不常用的贵重物品换成了更易流通的财货。看完崔曦的账,梁阑玉总算弄明白自己目前有多少财产了。

她本来以为自己这段时间四处打点,还要养这么多奴仆甲士,已经花费不少了。没想到她之前从何田、苗猛处抄来的财产,加上豪族们给她的各种打点贿赂,她居然还比离开建康时更有钱了!

如果再算上她手里的盐场、冶铁坊、庄园等资产……她可支配的财产就更多了。

另外,因为梁阑玉要培养精兵,崔曦还帮她一起拟定了给四百名精兵提供的待遇。

这年代的普通士兵每人每月约消耗粮一石,一年也就是十二石。而精兵要加大训练,饮食标准被高到了每年十八石,并且每日都要有鸡子、鱼肉等蛋白质,保证兵员的身体素质。

此外,精兵还可每年领取一百石粮作为额定军饷。倘若发生战事,再另外给赏。

其实这个政策是趋于保守的。毕竟她一下收回来这么多土地,可以想见今年无论是军中的收成还是她自己府上的收入都会大大增加。但这毕竟是长期的举措,工资这东西易加难减,先保守点总不会错。

把这些账全梳理完,梁阑玉已然确认了崔曦的能力。她称赞道:“崔姑娘果真精明强干。原先我那些下人记的账我看完仍一头雾水。崔姑娘写的账便清清楚楚,解决了我心头一大难事!”

崔曦得了她的肯定,心中亦激动不已:“能得都督抬爱,是民女的殊荣。”

梁阑玉并不是说客套话,崔曦确实帮了她的大忙。为表感激,她取了一只金手镯赠与崔曦做礼物。

崔曦出身富贵,虽有不少金首饰,但梁阑玉的赠礼她仍额外重视。她将镯子戴到腕上:“多谢都督,这支镯子我一定会好好收着。”

定好政策后,梁阑玉就派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蔡帔、韩卫。

两名军主也在营中公开了选拔精兵的消息。他们原本有些担心士卒的积极性,可没想到,消息一出,营中大为震动!

正所谓重赏之下出勇夫,其实梁阑玉给的赏并不重,但对于原本温饱都难的士卒而言,这已是极大的提升!每天有鱼有蛋吃,这就够让人发疯了。还能额外领钱粮!每年一百石粮,哪怕他们是军户,讨媳妇的事也不必愁了!

而且他们本来就是兵,一旦开战,他们逃不了要上战场。倘若能得到更好的训练和装备,他们亦有更大的生存希望与升迁机会,何乐而不为?

一时间,士卒们竞相应选,在军中掀起一波热潮。

两名军主也很快从中遴选出四百名最强壮勇武之人,将名单上报给了梁阑玉。

梁阑玉亲自前往军队,审阅了两营精兵。说实话,虽然已是精选之人,可这些人仍然比较瘦弱。毕竟郁州军先前的条件摆在这里,不能期望太高。好在这些人年纪、身高等条件都还过得去,只要营养跟上,想必能练出来。

审阅完毕后,梁阑玉就把两位军主都叫到自己府上,与他们商议接下来的训练计划。

“每日分晨、午两练,早午各两个时辰,一日共四个时辰。”

“刀法、矛法、骑射以及阵法都要操练。尤其阵法。务必使每人熟悉各种命令,使军队做到如臂指使。”

“目前军中马匹不足,骑射恐不好练。我会尽快购置一批战马,使军中至少有一百骑。”

“定了这么多……会否练得太狠?可需要循序渐进?”

“都督放心。倘或他们受不住,便减一些。”

“也好,那你们便看着办。”

“另外我还想每两个月加以考覈,你们以为呢?”

“如何考覈?”

“合计各项,若能排进头二十名,则额外加饷一成;若为末二十,则扣饷一成。如何?”

“好!就按都督说的办。如此必可激励士卒勤勉训习,不敢懒怠。”

几人商议许久,终于将初步训练计划定了下来。

梁阑玉最后叮嘱道:“开春了。操练要抓紧,春耕也不可耽误了。”

两名军主笑道:“都督放心。已经开始了。”农活甚至不用军官们盯,士卒自己也不会耽误的。毕竟这是关系大家能否果腹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