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傅天河不是会在意那些的人。

三个小时的整备后,队伍重新出发,他们将离开这处避难所,携带着幸存者们的骐骥,前去月光更深层的地方。

找寻那一坐标的秘密。

队伍可以原路返回,回到清扫区,借着空间重叠,步入到下方区域,但相较来说可能会花费上更多时间。

那处地方四个人先前已经走过,是许多串联在一起,放置着两处培养皿的控制房间。

大家尽量商量过后,决定直接向前,不再走回头路,月光内部的避难所绝非只有这两处设施,说不定他们还能再确定其他幸存者的坐标。

离开避难所的设施,便重新打起十二分精神,谁也不知道在前方的黑暗中迎接他们的,将会是什么。

按照李莉所说,附近活跃着数不清的怪物,很多时候出去探索的机器人会被毫不留情地拆掉,变成一堆废铜烂铁,只能等待其他机器人回收。

他们路上见过的蓝色异形,只是其中之一。

轰隆隆的震动声响已经悄然消失,被蓝色泥鳅寄生的鮟鱇鱼也许已经失去了生命,曾经被头顶灯笼照亮着的硕大空间,重新陷入黑暗。

能源。

陈词默默思索着,众所周知,海浸灾难让地球上绝大多数陆地被淹没,能源短缺的阴影笼罩在人类头上,要知道信标身为超级计算机,日常运行和精密计算都需要强大的动力。

太阳能板需要足够的面积,由于原初生物们会大肆攻击,又没办法安装在海上,风车的建造会影响信标附近的气候,水力发电由于缺少落差,也同样差劲,生物质本身已经是一种稀缺资源。

所谓的可再生能源,根本无法满足日常所需。

既然无法从陆地开采,科学家们就将目标对准了信标之下。

每一个信标都有深达数千米的能源管道,钻头在下方掘采大陆架和海底的资源,由管道向上运输,经过几十道过滤程序,最后在信标下层选洗,精炼成能够被使用的液体能源。

千年来,六大信标都是这样运作的。

至于为什么会是月光,陈词也有个大概的猜测。

月光建立在北极的格陵兰冰雪高原,下方是千年不化的坚硬冻土和冰川,一些千万年前的远古生物,可能会被冻结在冰雪中。

病毒,或者其他人类未曾研究到的存在。

毕竟和几十亿岁的地球相比,人类的存在不过沧海一粟。

海浸灾难还未发生的时候,就有不少科学家提出,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会让许多远古病毒被释放,那时候大家谁也不曾当真。

就像没人能想到海水真的会有朝一日淹没陆地一样。

“大概就是这里了。”特战队长的声音唤回了思绪,“能量波动已经很强了,附近的结构相对来说不算稳定,可以尝试着从这里打开通道,深入下去。”

队员们按照小组,分别根据结构状况,布置爆破装置。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担心引爆会动摇月光的结构,而现在经历了数次坍塌震动,又被遭受寄生的巨型鮟鱇鱼闹过一遭,已经没必要顾及那么多了。

当务之急是要尽快结束行动,虽然经过特殊训练的队员们,能够在密闭保护的情况下支撑,将近七十二个小时,但越往后拖,状态就越差。

也说不定还会产生其他变故。

傅天河也去帮忙,陈念从包里拿出水,抓紧时间喝上两口。

越是看着仪器上的波动增强,他就越紧张。

陈词盯着手中的罗盘,这玩意儿已经挺长时间没有动静了。

同样,他们也没再找到零散的身体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