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天地人鬼妖魔,六界皆道。所谓剑道,肺腑金气转入离宫, 内修五行,外采天灵,内外相合以炼剑意……”

[ ——参考:修真(道教)百科]

这是幼年时师父对他说的话。

那时他虽然误打误撞下引灵入体,却没有这方面的概念,所以师父每日都会抽一个时辰给他讲解,上到周易八卦,下到阴阳五行,课程很杂,有时候师父讲的都是一些他内化的东西,和世道上的主流学说并不相通。但好在冼玉并没有觉得吃力,反而触类旁通,样样都沾了一些。

道教曾有言,我命由我不由天。人魂生死虽在六道之中,但终有一日能以跳脱五行,修得正果,位列仙班,造化封神,不败永生。

这也是修真界内大多数人求仙问道的原因。

求一个正果,求一个永生。

但冼玉却从来不这么认为。

如意门第一代开山立派的先人将师门取名为如意,意为如人意、事事顺利的意思。以一己之力与天争定数,这是常理,但是却不可能事事如意。日中则昃月满盈亏,如意如意,如的是生灵之意,如的是万物之意,天地周转自有定律,修道之人求的并不应是人定胜天,而是与天共存。

秋来花自灭,春去复还生。

归一剑法是从天地定理中悟化而来,春意逢生、金日烧云,春华秋实、岁暮冬藏,这四式就是他内化天地之力的基础,没有这个,旁人想要仿照以血来激发灵气是不可能做到的。

能玩命还玩得这么漂亮的,也只有他。

但也因为这样,所以冼玉从来不担心自己的经脉会彻底破碎,他修的是与天地共生的道法,只要时间充裕,哪怕什么都不做,这副根骨和经脉都能原木原样地还回来。

这就是他不吃不喝躺在冰棺中五百年,却还能留下这副活蹦乱跳身体的最重要的原因。

当然,如果真的什么都不干,按之前的恢复速度,他可能还要再等上五百年……

冼玉冥神静气,耳边流水声早已褪去,他听不见任何声音,自从苏醒之后,心神和身体第一次这样放松,仿佛掉入了一片茫茫的宽阔空间,这里空无一物,海面荡起浅浅的波纹,远处传来浅浅的风。

冼玉盘腿坐在宛若镜面的湖海之中,周身只有他一人,他微垂眉眼,打坐炼气,脑海中没有一丝多余的心绪,仿佛初生婴儿一般,没有记忆也没有情绪,只剩下天地灵气从他身上游走。

镜海中渐渐幻化出一抹三瓣莲,一抹手掌大的生灵卧在莲心中央,这几乎就是一个缩小版的冼玉,身上是一件小版的玉银线法衣,只不过那抹生灵双眸中鎏金流动。

结婴来得出乎意料地自然、顺理成章。他什么都不用做,沉默放空地和小冼玉大眼瞪小眼,半晌后小人伸出米粒大小的白玉手掌,笨拙地从莲心里爬了起来,学着他有模有样地打起坐,过了不知多久,三瓣莲渐渐修出了一片新的花瓣。

镜海之中没有黑夜白昼,阳光弯月都散去,只剩下空茫茫地一片,没有时间概念的空间里,吐纳练气都开始变得无聊了。冼玉干脆锤了锤肩膀,活动活动精骨,还不忘催促,“搞快点。”

他心里隐隐觉得有件事还没做,有些挂念。

此时三瓣莲已经修成了五瓣。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那小人闻言,抬起指甲盖大小的脸颊,幽怨地看了他一眼,“……”

等到小人吭哧吭哧终于修成了七瓣莲,一阵带着清香的风吹来,像是上好的催眠香,冼玉双眼一阖,就此失去了意识。

再醒来时,远方总是隐隐飘来吵闹的人声。冼玉眉心微皱,睁开眼,朦朦胧胧看见薄如蝉翼一般的鹅黄色床幔,透过半透明的帘幕还能看到古朴的沉香木房梁。他鼻子轻轻嗅了嗅,闻到屋里有凝神香烧过的气味,浅浅的,闻着很安心。

他终于想起自己之前明明在洗髓池里,估计入定了太久,甚至都睡过去了,所以被顾容景带了回来。

不过这一觉,睡得真是舒心啊……

冼玉伸了个懒腰坐起来,转头一瞥床边,顿时吓了一跳,“我去——”

只见卧室内房里乌泱泱坐着一片黑脑袋,有他认识的,例如陆昭州望云郑盛凌和元白,也有他完全不认识的,面容严肃,看着修为也不低。

除去不远处坐着的,床边还按照先后顺序或坐或站着,分别是顾容景、柳无名、姜温韵。

他们的身份不一,唯一的相同点是他们每个人的表情都很复杂,似乎都想说些什么。

这模样……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死了没多久就诈尸了呢。

顾容景面容有些苍白,但精神看着还好,应该是没好好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