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渐渐地,长虹镇和万剑宗的人们就养成了习惯:他们在石碑前祷祝、将心愿写在彩符里,又将金铃与彩符系在一起,趁着有风的时候挂在桂枝上。若风吹过,金铃响动,就说明上天听到了他们的心愿,将来会有一日为他们实现。

后来许愿的人越来越多,这里便改名叫许愿碑,再后来,就成了长虹镇的著名景点。

郑盛凌用八枚铜钱在一个小和尚那儿买了四只彩符,每只符袋通体红色,上面纹着祥云的图案,取了祥云瑞彩的好兆头。外面系着一只小金铃,轻轻一碰就能发出叮铃铃的响声。

彩符虽然都是红底祥云,但彩带颜色不同,可以用来分辨。冼玉是银白色,郑盛凌是红色,赵生是鹅黄,顾容景是纯黑。

“铃铛被风吹响,愿望就会传递给上天……”

冼玉捏着符袋,哭笑不得地看着眼前认认真真排队拿许愿纸的三人,“这你们也信?这么多铃铛一齐响,你们也不怕老天爷耳朵听花了?”

郑盛凌写得好好的,被冼玉一句话勾得歪了一笔。他回头怒瞪一眼,旁边一个老大爷忽然语重心长道:“小伙子,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要对神明抱有敬畏之心,老天爷耳聪目明,你说这样的话它是听得到的。”

冼玉:“……”

是啊,不仅听得到,大多数时候还装死呢。

就连赵生也道:“师祖,你平日里最讲究着这些因缘际会的,怎么到拜天许愿又不信了?”

说着,赵生严肃地把毛笔递了过去,“既然来了这里,也是缘分吧,师祖?”

冼玉满脸无奈,拗不过他们,只好把笔接了过来。他左望右望,只有顾容景伏身的那张桌子还稍微有些空余,就挤了过去。

冼玉过去时,身高八尺有余的男人正弯着腰,凝神专注地在纸上一笔一画,不知道写了些什么。

他心里一动,刚想凑过去看看,顾容景就发觉了,抬手把自己的许愿纸挡住。

顾容景抬起头,目光镇定严肃。

带着几分谴责的意味。

两人僵持了片刻,最后冼玉先败下阵来,摸了摸鼻子,小声嘟囔,“好嘛,不看就不看……”

顾容景没再给他机会,写好后就迅速叠了起来,顺便腾出了地方。

冼玉拿着毛笔趴在桌前,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许些什么愿。

他没什么野心,唯一挂念的就是如意门。但这事也只能靠他自己,老天爷帮不上什么忙。

他咬着笔头蹲了好久,直到远处风声吹响金铃时,冼玉终于想好了自己的愿望。

入夜后的长虹镇许愿碑依旧热闹不减,等他们都写好愿望、封住符袋后,还要从石碑前拜过,心里默念一遍,就可以把符袋挂到树上了。

按他们的说法,这位仙君是连接天地之人,先在他面前拜过,从老天爷那儿过了门路,心愿才能被听见。

冼玉看到前面一位老爷爷颤颤地跪了下去,恭恭敬敬合手相拜,他再抬眸时,触到那块光滑平整的石碑,在人海与风中格外端正肃穆。

“为何不刻上那位仙君的道号?”

他低声问。

“不太清楚。”郑盛凌摇了摇头,没有多做解释,“老人们只说有忌讳,不能刻字。”

各地风俗迥异,他就没有再问。

等轮到冼玉时,他只双手合十行了个礼。

要拜天地,可以。但眼前只是一位留不下姓名的仙君,他自认没什么可跪的,前来拜见已是他最大的礼数了。

郑盛凌原想说什么,但想想冼玉那脾气,能行个礼就算不错的了。

他跟在冼玉后面,心道仙君勿怪,刚才那人礼数不足我来补。默默念罢,哐地一声跪拜下去,诚心诚意地磕了好几头。

挂彩符也有讲究,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不能系在密集处,否则风一吹铃声就会被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