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现代修真指南 暖荷 3309 字 2022-08-31

闫老师却没有半点不满神色,他依旧平淡开口:“体内气息、体外灵气,都是一种气,气本身无形无色,自然不好掌控。气在体内、在经脉时本就轻飘难控。你的感觉并没有错,只要每日熟悉气感、一点点推动、掌握,时间久了便能找到窍门,此事只有自己感悟。”

回答完杨伟的问题,其他人暂时没想到有什么问题,就在闫老师准备再次开口让学生们想干嘛就干嘛的时候,另一个男生学生弱弱地举手:“闫老师,我能提个不算是修行中的问题吗?”

“讲。”闫老师表情依旧平淡。

“您刚才说我们要运行小周天,得运行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然后才能运行大周天。那我们炼气期也和有些小说上说的似的,分炼气一层、二层什么的吗?最高又是什么层次呢?”

闫老师眼目低垂,似乎在思索要如何回答,过了会儿才开口道:“修行中并没有明确地第几层之说,每个大境界中最多只有初期、中期、后期的称呼。初期指刚刚进入门槛,就如你们之前刚刚拥有气感,即便尚未掌握小周天运行也算是进入了炼气期的门。中期便是基本掌握层次内所有应该掌握的基础,在炼气期中的中期,应指的是你们修习会全部二十小周天、学会并成功运转一次大周天后。前面的学习都是积累过程。后期便是将之前所学融会贯通、且将精、气、神调整到圆融境界,做好突破进筑基期的准备。”

众人心中又是明了,又觉得有点违和感,这种违和指的是和之前看过的各种修真小说设定不同的违和。他们本来以为初期指的是学会全部十二正经小周天之前的阶段,中期就是指十二正经小周天全都掌握了、正在学习奇经八脉小周天之间。而后期当然是指掌握了所有而是个小周天后、学会大周天并且突破筑基期前!

不过闫老师说的也有道理,在学校中学习,他们当然要听老师的话!

另一个男生积极举手:“闫老师,那咱们修行界的境界到底分成那些层呢?修炼到最后真的能成仙吗?”

这第一堂课,看了注定要先满足了这群学生们的好奇心,闫老师的声音依旧平淡,为这位同学解答疑问:“因地球上灵气枯竭,所以以前许多经典不再。不过随着灵气复苏、碎片空间陆续出现,如今修行界倒也大致整理出一部分修行境界来。”

所有的学生都竖着耳朵十分认真地看着闫老师。

“想要踏上修行路,最初需锻体,按佛家所说,人身是渡世宝舟,按照道家所说,人身是沟通宇宙万物寄存灵魂的所在。因此,要入修行门,需要先修身。锻体,便是入门第一层。之后,炼精化气,将身体精元转变为气、打坐吐纳、连通经脉,掌握种种浅显道术,便是炼气期。”

“摆脱凡体、调动天地灵气为己用,修改自身身体质,为道基夯实基础,是为筑基。”

“拥有气感、修炼神魂,炼气化神让心有所感、感应天地,掌握更多法术,便是凝神期。”

“神魂稳定、修行增强,在修行中寻找个人的小道、探寻内心,为将来大道建构基础以成金丹,便是金丹期。”

“真气凝结于丹田之中,凝聚浓郁,真气具足、发乎于神,有如婴儿,是为元婴。”

“再之后,传言成就元婴后千年左右便会有天劫,有说三重天劫、每千年一次。又说共有四重天劫。再之后还有传言说经历天人五衰便能成神。但后面这些说法都只见于杂谈、故事之中,到底情况如何,现在暂时无能能够确定。”

学生们先是愣了一会儿,一个学生不急举手就有些急切的问道:“那咱们学校里的传承没有后面的内容吗?”

闫老师点头:“目前这处洞府空间中得到的相对完整的传承,只到元婴。”

其他学生们也议论纷纷:“那就是说修道元婴之后就得自己摸索了吗?”

“其他学校不知道是不是也是这样?”

“急什么,现在天地还没有融合呢,之后肯定能找到更加完整的功法啊!”

“我怎么觉得就算到了元婴也不算太长寿啊?千年一次雷劫什么的似乎挺短……”

……

面对学生们的议论,闫老师只是嘴角微微勾起一抹淡笑,等议论声略微低下去些才再度开口:“你们都知道修行是要修长生。”

同学们纷纷闭口,再度向正前方看去,对于闫老师的话纷纷点头表示明白。

“如今世界内平均寿命最高的国家,也不过在八十余岁。古籍中记录,修行者只要不半途横死,炼气期可活百岁——在如今生活条件大多不错的年月,可能还会更高。只是灵气复苏不过是十年左右,暂时并没有这些年刚开始修炼的人达到极限。筑基期可活二百,凝神三百六百,金丹六百,元婴千岁。”

说罢,他微微停顿:“虽然修行不知年岁,可在能真正修行至元婴时,外界已然沧海桑田,你们昔日故人,也早已故去不知多久……功法、秘籍,这些外物即便找寻不到,也未必不能自己亲手创造,只看有没有这个恒心,有没有这份机缘。”

听到这里,学生们的眼中再次纷纷亮闪闪地冒出光彩来,他们都是受各种知识、故事冲击成长的。所以对于自创、我命由我不由天什么的,反而十分相信、憧憬——对啊!就算没有后面的修行功法,我们说不定还能自创呢!

他们还太年轻,不懂的闫老师话中的昔日故人离去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体悟?对于所谓百年千年,也只停留在数字概念上,只觉得越大越好、越厉害。

但修行就是这样一种事,让少年人从懵懂青春、心比天高,磨砺出自己独有的颜色。

即便今日在场的人中只有一个能看到元婴以后的景色,对于闫老师来讲,也足以让他心中宽慰——哪怕那时他也成了入土故人。

他此时所说的话、学生们心中的妄想,即便多么虚无缥缈、难以实现,却也未必不是一条道路。即便艰难,但他们如今得到的这些功法本身,不就是先人所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