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凭啥他金国有,我高丽就没有?

李继先应诺一声,便开始献上贺礼。

“圣上,此番前来,我国陛下特意精挑细选出一些贺礼,让臣前来献给圣上。”

随从们打开箱子,这老头便开始一一介绍了起来。

“这次入宋,老臣为圣上带了五千两白银,一千两黄金,五箱宝石,五箱麝脐、羱羚角,蜜蜡等特产。

贺礼虽薄,但这是我国陛下的一片心意,更何况有一句老话说的好,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我西夏愿与大宋世代交好,永结友邦。”

这老头的一番话说的很是有水平,徽宗听后心里很舒服,欣然接受了西夏的贺礼。

但蔡攸却撇撇嘴,西夏是个什么鸟德性他还是略知一二的。

当初西夏也没少同大宋叫板,仗也没少打,隶属大宋的灵州城也被西夏给抢夺了过去。

几十年来,边境之上虽无战事,但小摩擦还是有的,老将种师道之所以镇守西北,不进京为官,就是为了防备西夏。

钟家世代忠良,在其祖父名将种世衡时期就为朝廷守备西北重地,抵御西夏。

麾下数万种家军更是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可以说,西夏不敢大举犯边,皆是因为钟家与种家军的因素。

西夏到了崇宗皇帝李乾顺这一代,开始逐渐效仿起中原王朝的治国方法,李乾顺这个人喜好汉学,汉化严重,国内不许写党项文字,全民必须得写汉字。

同时这位西夏皇帝也是鸡贼的很,见大宋已经不再是当初的那个大宋了,立刻就派出使者屁颠屁颠的来大宋建交。

蔡攸深知,西夏虽然有样学样,但也绝不是省油的灯,早晚都得与之一战。

传言西夏全国带甲五十万,这小子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李继先献完礼,徽宗便问西夏有没有什么需要大宋相帮的地方,这老头摇摇头,恭敬一礼回应道:

“禀圣上,我西夏什么都不缺,只求圣上能谨记两国的友好关系。”

听了这话,徽宗连连点头,心里更高兴了,他就喜欢这样的,给自己送礼的同时还什么要求都不提。

西夏之后,一些小国家的使者也纷纷献上贺礼,但国小势微,带来的贺礼远不及金国与西夏。

这些小国家的使者在献礼之后也提出了请求,求徽宗也赏赐他们一些回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