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章 三英战项羽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州府历城县人。

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这是杨默对辛弃疾的了解。

他上学的时候,自然知道辛弃疾的存在。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首词毕竟是要背诵默写的。???

但学生时代,要默写的诗词很多,辛弃疾的词虽然很是震撼人心,但语文课本上,群星璀璨,震撼人心的词很多。

豪放派里,杨默最喜欢的则是苏轼。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的这首词一直都是杨默空间的个性签名。

当时之所以要选这一句,原因很简单,读起来很装逼。

有一种超凡脱俗,世人都是大傻逼,只有我自己看破红尘的意思。

十几岁的孩子,又是杀马特的年纪,这种词很是对杨默的胃口。

长大之后,去了亚丁湾,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

晚上睡觉的时候,杨默就喜欢听相声和评书。

说岳全传听说,隋唐演义也听过。

听隋唐的时候查阅过相关的资料,方才知道秦琼和辛弃疾居然是老乡。

两个人不仅都是济州人,而且还都是历城县出身。

同时也知道李清照原来也是济州的。

这些历史知识犹如生活的小惊喜,让杨默十分的意外,却又有一种沙滩捡贝,捡到珍宝的感觉。

因此也顺势了解了下辛弃疾和李清照。

深入了解俩人的生平,再看他们的诗词,杨默感慨万分。

方才知道辛弃疾不仅是个书生,而且还是个武将,算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真正可以做到“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人物。

年轻的时候,辛弃疾便加入了抗金的队伍中。

有一次,他听闻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愤填膺,带着五十个死士,直接杀进张安国所投敌的军营,以万夫莫当之勇活捉张安国。

传到京师,朝野震惊,史书上称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当时杨默看到这条史料的时候,也极其的震惊。

亲自翻阅史书找到对应的资料,方才确认,这件事不是野史,也不是杜撰,而是真真正正发生过的。

那时候的辛弃疾只有二十三岁,而且敌营有数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