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和严嵩打经济战

出乎杨默的预料,李秀宁离开太原之后的半个月里,赵洪非但没有和自己为难,相反还一反常态。

甚至日常商讨完政务之后,还会主动邀请自己去府中赴宴。

杨默自然全都婉拒,但心里却开始泛起嘀咕来。

去王府和王夫人一说这事,王夫人问了问前因后果。

杨默自然是详细的把最近府衙之中的流程说了一遍:赵洪和杨默等人商议政务,杨默因为不熟悉,而且还抱着学习的态度,因此大多时候都是多听少说。

说是商议,但更像是赵洪等人商讨,杨默在一旁围观。

商讨出来一个方案后,赵洪笑眯眯的给杨默倒杯茶,说一番大意此事非杨公子去做不可的恭维话,然后杨默去执行。

听完之后,王夫人很不以为然的告诉杨默,人家这是打算让你背黑锅,当然要对你客气。

紧接着又说太原城内的流民越来越多,粮食虽然足够,但这些粮食可都是军粮。

李秀宁在的时候,她是李家的军政一把手,可以全权负责粮食发放。

出了什么事,自然是由她背着。

但人家是李家的长女,又是李渊亲点的留守太原之人,天大的锅也没事。

可现在李秀宁走了,粮食照常往外放,那么谁签字呢?

杨默说他签字,王夫人哂笑道:“看到没,这帮封建王朝的官,办事之前第一个念头不是怎么把这件事办好,而是这件事办砸了,该谁来背锅。”

“不用说,肯定是我了白。”

杨默也跟着笑起来,只不过笑的有些无奈,在官场政治上,自己和赵洪比起来着实稚嫩的像三岁的孩子。

“背锅就背锅吧,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最重要的是灾民能吃饱肚子才是大事。”

王夫人也跟着点了点头:“不过赵洪的水平也就到这了,以后就算李家夺了天下,他顶天也就是个知州。”

“有王家给你撑着,这个锅还不需要你背,但这件事你得吸取教训。”

王夫人俨然已经把杨默当成了弟子培养,一点一点的灌输着她和北隋这些官员们斗智斗勇的智慧结晶。

“夫人,有件事我一直想不明白,想请教请教。”

“但说无妨。”

于是杨默把那么多灾民为何不以工代赈,而是养着他们的疑惑说了出啦。

王夫人听完,连连摇头,略微有些斥责的语气告诉杨默,不要太想当然,以为知道点名词就可以套用在现实里。

现在救治灾民,一人一天三碗粥,粮食消耗就和吓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