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僧31(在草原建房子)

边境互市的人多,大庆人和胡人都有,他现在的名头这么大,肯定会被人认出来。

人家看到他的第一个念头,肯定不是请他上门讲经,而是让他上门就诊,而且病人大多是后宅想生儿子的妇人,和尚表示他不想当神医,只想当圣僧。

江思印不禁恍然,想起他爹的名头这么大,现在到哪都被请去看病,不是牲畜就是人,确实不得安生。

他没再勉强,“那行吧,我去找桑雅姐他们一起去。”

牧民们对互市很重视。

他们将奶粉、羊毛,还有晒干的黑羽草带到互市,甚至还有精明的胡人,做了木头或竹子的奶瓶,以及一大堆羊肠子奶嘴。

那胡人笑道:“草原不长竹子和木头,我主要是卖奶嘴。”

奶瓶主要是让中原人看到效果的。

除了草原,哪来这么多晒干、烘干的羊肠子?奶嘴的话,三天两头就得换一个,这才是大头。

“等跟那些中原人熟悉后,我再请人给我烧一堆陶瓷奶瓶!”有生意头脑的胡人看了桑雅爹一眼,嘿嘿笑着,“这是从你们家传出来的,我给你们一成的利润。”

桑雅爹自是拒绝,“你给大师吧,这是大师想的法子。”

江思印站在一旁笑眯眯地听着,不管多少次,他都喜欢听别人夸他爹。

他抬头看着青绿草丛间的莜麦和黑羽草,这在草原随处可见,他怀疑是不是整个草原的荒地都种上了。

嘿呀,这也是他爹的功劳呢!

江思印的眼睛瞥向前头的哈喇巴巴格,他特意将心眼多的哈喇巴巴格带走,生怕他爹一个人斗不过两个胡人汉子。

他要努力地学习,一定要保护他那柔弱的爹!

江思印在互市买了一堆东西,吃的用的都有,还买了两匹一尘不染、贵得要死的白布,说要给他爹做僧袍。

桑雅看得直咋舌,尔后想到大师仿佛神仙般的容貌、风度,又觉得这布不贵了。

这布堪堪配得上大师!

随着互市越来越繁华,牧民能交易的东西越来越多。

不少人甚至嚷嚷着蒙古包太小,东西太多放不下。

边境互市的繁荣带来的是人口的增涨,边境大城市的形成,导致通往边境道路的修路需求开始增长。

大庆京城的主干道已经修了水泥路,马车走中间,行人走两边成为约定成俗的习惯。

节日时,甚至因为人太多,官府不得不出动人手指挥交通,渐渐形成一个叫“道路指挥使”的职位。

水泥道也向各国辐射,皇帝甚至做了个决定,直接号召商人开会。

让商人去认领路,那路以修建的商人命名,同时允许设岗收取过路费,以分红的形式给商人,预计十年内偿清。

商人多了,也形成了颇有威信的商会。

边疆到处都是宝,牛羊马在中原都有需求,更别说奶粉、羊毛之类的东西了。

但那路实在太过颠簸,商会算过,如果换成水泥路,能将在路上的时间缩短三分之一,时间就是金钱,这可都是钱啊!

只要不用皇帝出钱的时候,他都会格外的大方。

三王子嘴角抽搐,打个屁的狼,当然是去打中原人!

哼哼,像他这么善解人意的商人,一定会将胡人的马都买光!等胡人没马以后,就不会想要战争了,没马的胡人就像没牙齿的老虎,半点都不可怕。

“应该和你的锻炼无关。”江河仍是觉得帐篷不够保暖,“是草原日夜温差太大了。”

老单于恨不得以袖掩面,儿子太蠢,自己这个当爹的也没面子啊!

只有二王子和三王子为首的好战派不高兴。

三王子越蠢,他就越高兴。

那苦得让人想死的药让嗜甜的孩子想要迎风流泪,他发誓等自己好了,一定要更加认真锻炼,他实在不想再生病。

他心里再次嘀咕大师实在不小心,让胡人知道奶粉的机密。

他们还睡地上呢,那可比床要冷多了,是不是他们习惯这种方式,反而不容易感冒。

这么大的孩子,竟然还会踢被子,会落得感冒一点都不奇怪。

二王子和三王子都是杀气腾腾的,觉得若是没有奶粉和莜麦,胡人就不可能那么富裕,他们肯定愿意去中原打秋风!

“果然还是太平盛世好,马都没那么难买了。”王大行美滋滋地说。

“而且咱们种莜麦的草地都是秃地,水草丰美的地方不可能用于种地,单是翻地就够麻烦了。”有牧民小声道。

跟在孩子身后的哈喇巴巴格一脸无奈:“大师,他不肯待在寺庙里。”

胡人还沉迷于面粉的美味中,江河这位引领草原变革的大师突然晒起了泥砖。

玄济大师做的点心都是用面粉做的,又香又好吃,还有面条,大师人好,免费给胡人至少十种麦子的吃法。

三王子再次跳出来,“父王,您一定要下令,不许族人种莜麦!那些莜麦占据了青草地,牛羊都没有吃的,日后上哪放羊去?”

他们不去,坚决不去!现在有吃有喝的,日子过得这么富有平和,要是真打仗了,互市就没了,莜麦也没空收了。

想到那些一年四季活蹦乱跳的小伙伴们,江思印不禁摸了摸鼻子。

今年的莜麦种得早,刚入秋就可以收割了。

“都是中原人的错!尤其是那玄济和尚,简直该杀!”

江思印神采飞扬,“爹,大家都很高兴呢!阿克善说他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东西就是包子了。”羊肉包子多香啊,加上黑羽草,阿克善觉得自己能天天吃包子。

亩产再次让胡人震惊,他们从未想过,草原居然真的能种出这么多粮食!

作为一个见证历史、并加入其中的商人,这是一种前所未有、消弭战争的方法,他何其有幸!

但这也不少了,身强体壮、种了二十亩地的牧民,一家子可以每天吃一顿麦饭!

“单于,你看,以后咱草原不怕饿死了。”

江河走过去,摸摸孩子的额头,问道:“喝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