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尾声(一) -----晋·……

再想到昨日知县大人与族长说话时,三句不离一房小孙子的好话,当时金氏的眼里都快羡慕出了火来。

只是再羡慕再嫉妒已是没用,如今他们大房怕是连一房的脚后跟都比不上。

在金氏和张氏还有许氏她们的认知里,知县老爷已是很大了,可就是这般大的官,都要拍着一房小孙子的马屁,那一房不是威风的没边了吗。

······

那日知县过来,除了告知林远秋升了户部尚书的事,最主要还是和王县丞送了修牌坊的银子而来。

共一百一十两银子,修三座诰命牌坊,分别是吴氏,冯氏,还有钟氏的。

在离开时,知县大人轻声与族长叮嘱,“屋脊和梁架,还有柱子你先让人做着,那正中牌匾上的字稍迟一些再刻。”

林族长不是笨人,很快反应了过来,如今远秋可是一品大官了,想来过不了多久,吴氏她们的诰命也得跟着往上升一升了。

想到这里,林族长想着明日就去开了祠堂。除了把远秋升了大官的大喜事告知林家列祖列宗,还有就是林吴氏、林冯氏,以及林钟氏升一品诰命的事,也得提前和林家列祖列宗报上一声。

······

买好了石材和木料,三座诰命牌坊很快就到了动工的吉日。

这可是林氏宗族的大喜事,族人们自然是齐出动了。

牌坊就建在村道上,与先前的那几座行成了一纵列,想来等建好之后,肯定格外的有气势。

开土之前,自然少不得燃放鞭炮,等丈量好了尺寸和位置,族里的青壮们在林族长的指挥下,很快就拿着火折子噼里啪啦地把挂着的爆竹都点着了。

原以为燃放了鞭炮,接下来就该马上动土开工了,谁知林族长的脸是前所未有的严肃。

正当众族人有些纳闷这是为何,就见林族长清了清嗓子,随后高声道,“本族长在这儿与大伙儿说一件事,咱们林氏宗族有了现下的风光全因为远秋,今日我要说得是,咱们林氏还跟之前一样的规矩,若有谁打着远秋的名头去外面惹是生非,别怪逐他出族,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众族人异口同声。

他们才不会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等着被除族呢。

“族长,您老就放心吧,咱们都晓得的。”

“对啊,族长您就放一百个心好了,咱们绝不会给远秋兄弟带去麻烦的。”

说话的正是小时候常与远槐、远柏一起玩耍的大牛和铁蛋,两人如今已是好几个孩子的爹了,今日建牌坊,大牛和铁蛋一早就扛了锄头过来在这边等着了。

听了两人的话,秦氏也开口说道,“族长,咱们都有着良心呢,自打远秋把外头学来的吉祥如意饼做法告诉咱们后,族里谁家没挣了银子得了好处,若谁还要去做给远秋抹黑的事,那可真真是丧了良心。”

金氏朝秦氏翻了个白眼,心说老虔婆又出来做好人了。

要说最让金氏难以接受的,除了一房的越来越好,剩下的就是眼前的秦氏了。

这几年,一房时常会托人给秦氏捎了好东西过来。这样的事,在小小的小高山村肯定瞒不住,于是什么都没有的她,少不得被族人们暗地笑话。

每到这个时候,金氏都会窝在家里不愿意出门。

唉,想想都丢不起这个脸啊。

金氏觉得,这辈子自己怕是还有很多叹气的时候。

秦氏的话,让在场族人都连连点头。

可不就是这个理嘛,远秋不但让族人脸上都有了光,还让大家多了挣银子的本事。

要是这样还有人不分好赖跑出去惹麻烦,这不是丧良心还能是啥,这样的人从族谱上除名都是轻的。

此时族人们并不知道,如今让他们粮食丰产的新种植法也是远秋想出来的。

若是知道,想必林氏族人在感叹远秋脑子不是一般聪明的同时,心里肯定会更多了自豪和感激。

见众人纷纷摇头,都表示他们铁定不会做出对不起远秋的事后,林族长才满意的摸了摸胡须,随后大手一挥,高声喊道,“开工喽!”

······

既然留在路上的时间宽裕,林远秋并没有一个劲的让车夫赶路,而是走三天再歇上一天。

这样的行程安排,不但小娃儿不觉得累,就是大人们也个个都精神头十足的。

还有老林头和吴氏,两人已快到了七十的古稀之岁,可除了坐在马车上时感觉有些无聊,其他都没不适的时候。

吴氏还与几个儿媳说道,要不是朝廷规定了上任的时间,她们婆媳四人大可以去游山玩水,好好逛一逛咱们大景朝的大好河山。

明知道不太可能,可婆婆的这番话,还是听得周氏、冯氏还有刘氏都心里痒痒,直说等有了空闲,咱们婆媳四人定要出去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