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 临时护卫队 -----晋.江文学城独……

整个永宁州共有两个城门,分别是南城的朝晖门和北城的庆丰门。

许是靠近边境的缘故,不论是永宁州的城墙还是定胡县那边的,都要比旁的地方高上一些,所以山戎人若想攻进城里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林远秋已经想好了,接下来的时间,他只需组织百姓把城门好好守住就成。

至于该怎么守,林远秋心中已有打算,就跟在毛沿村时一样,也准备上装了火油的陶瓶。除此之外,就是大石块了,这样若山戎人想翻上城墙的话,这边就可以拿大石块招呼他们了。

孙子兵法有云: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

这意思是说,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防守为上选。可若有致胜的形式出现,那么就该把握住进攻的机会。

这也是林远秋留着的后手,他已经和岳父商量好了,从今日开始,岳父就先住在兵营里,以免错过进攻山戎人的时机。

依照告示上所写,衙署只负责护卫队的一日三餐,至于工钱,是没有的。

原以为要直面山戎人,百姓们多少会有些犹豫,岂知在听清告示上的内容后,在场的年青人很快就排起了长队,都纷纷表示要把永宁城好好守住。

还有好些岁数大的村民,也都排进了队伍里。

这一副副毅然决然的模样,是林远秋和严同知,还有贺通判都没有预想到的。

林远秋还记得农忙时节的收粮食,当时村民们可都是忐忑不安的,后来还是岳父领着兵卫们时时巡逻,才让大家安心一些。

林远秋哪里会知道,正因为他这次成功歼灭山戎人的举动,给村民们增添了不少的胆量,让大家生出了山戎人也不过如此的感觉,自然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何况如今的好日子,百姓们实在珍惜,怎可能让山戎贼给破坏了呢。

衙差们很快维护起了现场秩序。书吏们则是磨墨提笔,动作迅速地忙碌起临时护卫队的报名事宜。

林远秋没有久待,时间紧迫,他得趁着山戎人还未有所行动之前,尽快把定胡县那边的临时护卫队也给组建起来。

除了这个,还有就是毛沿村那些被烧了的房子,总要把事情跟村民们说一说,然后把银子补给每户,好让他们重新再盖上房子。

不过,在去定胡县之前,林远秋和岳父先去了军营,除看望了昨晚受伤的兵卫,另外就是命令王永清领着三十名兵卫,然后带上余下的火油瓶,一同随自己前往定胡县。

组建好的护卫队肯定少不了带领他们的人,林远秋之所以要派王永清过去,正是让他暂时蹲点在定胡县,领着护卫队做好防御。

一路快马加鞭,等到了定胡县时,也才巳时正。

几个城门守卫看到他们知县大人居然领了兵卫过来,且每个兵卫都有大棉被背着时,实在想不明白到底怎么一回事。

后衙除了三进的正院,还有东、西各两处侧院,汪县丞一家就住在东侧院里。

看到知县大人突然过来,汪县丞有些纳闷,不知大人形色匆匆因为何事。

林远秋也没墨迹,他还等着马上把护卫队组建起来呢,便很快说了毛沿村的事。

一听昨晚居然有两百多个山戎人被烧死在毛沿村,汪县丞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他知道,知县大人没必要骗他,所以这件事绝对是真的,那些该死的山戎贼总算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想到这里,汪县丞双袖掩面,忍不住大哭了起来。

林远秋有些不解,这样的大好事,不是应该高兴才对吗,怎么好好的却哭起来了。

没等林远秋开口问询,汪县丞就扑通一下跪倒在地,悲声道,“多谢大人为杜大人报仇雪恨,杜大人他死的好惨啊!”

哀泣声声,让人不禁动容。

林远秋自然知道汪县丞嘴里的杜大人正是前任知县杜卫,而汪县丞所说的话,也印证了他先前的猜测。

果然杜知县并非死于匪手,而是与山戎人有关,那罗知府果真没与圣上说实话。

林远秋有些想不通罗知府的做法,毕竟不论是遇匪身亡还是遭山戎人杀害,与他一个知府应该没有干系才是,为何还要冒着欺君之罪撒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