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祭田 -----晋.江文学城独家--……

那日几间牙行的牙侩都说了,若不要求所有地必须连在一起,那么凑出一百亩地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听到儿子说干脆一次性做大一些的话,林柱想了想,突然觉得非常有道理。

过不了多久,他们一家就要搬去京城了,若走之前只捐个十几亩地给族里,那么在族人们的眼里,自家就是拍拍屁股一走了之了,说不定还有族人会骂远秋是白眼狼,毕竟每次关于远秋的事,好多族人都在忙前忙后的帮着张罗,就像几日后的状元宴,大到迎来送往,小到桌椅板凳,以及洗菜洗碗,族长都已经替自家安排的妥妥当当的了。

可以说,族里人对远秋的好是有目共睹的。

“远秋,爹听你的。”

想明白的林柱第一个支持儿子的做法。

老林头也点头,“远秋,爷也听你的。”

然后是林大柱和林二柱,以及林远枫他们几个。

小侄子(五弟)这是用自己挣来的银钱给家里争脸面呢,他们感激都还来不及,哪有资格反对。

吴氏虽跟着点头,可她还是忍不住问到,“那远秋你准备再买多少水田啊?”

知道他奶肯定舍不得,不过林远秋没有隐瞒,笑道,“奶,孙儿准备再买一百亩。”

啥?

一百亩!

那算上现有的十八亩,可不就有一百一十八亩了?

哎呦,这下不止吴氏婆媳四个,就连老林头和林柱都忍不住直吸气。

这会不会太多了啊。

看着家里人都是一副肉痛的样子,林远秋忍俊不禁,“爷,奶,孙儿还有一条规矩未说呢。”

“什么规矩?”

大家齐齐朝林远秋看了过来。

林远秋不疾不徐,“若谁家占着有族人在朝中为官,而在外欺男霸女,为非作歹,那么他们家就失去领祭田粮的资格!”

“好好好,这条规矩好!”

林柱忍不住拍手称赞,“有这规矩压着,咱们远在京城,就不用担心会有族人打着远秋的名头,在外胡作非为了!”

老林头也觉得这规矩好,这样他们一家到了京城后,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远秋当上官可不容易,要是能用此方法管束好族人,自己就不用担心哪天会因为族人犯了事,而被皇帝罢官了。

听到老头子和老这么一分析,吴氏也没了舍不得。

只要能为家里好,为小孙子好的事,她肯定都是没话说的。

“爷,等孙儿去镇上把祭田都置办好了,您再与族长和族老他们把这事说一说,对了,让爹和大伯二伯也跟您一起去。”

林远秋觉得,像这种脸上有光的事,得让家中长辈多去感受一下,这样的好处就是,能让人多了自信。

这于日后的出门在外,肯定是有好处的。

老林头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待屋里剩下自己夫妻俩,以及老和小孙子时,他忍不住问道,“远秋,咱家做柿饼的方子要告知族人吗?”

“不,咱们谁都别告诉。”

林远秋摇头,回答的毫不犹豫。

先不说他们一家去京城后还要靠着卖柿饼养家。就是这会儿把方子告诉族里,也只会适得其反,到时肯定有族人会说,既然这么好心,那为何不早点告诉他们,这样他们就能早上几年挣银钱了。

所以,谁都不说。

......

第二日,林远秋和林柱去了镇上,这次还是林远柏驾的马车。

看到四哥眼睛红红的,林远秋有些不解,“四哥你眼睛怎么了,是昨晚没睡好吗?”

林远柏点头,老实道,“昨晚书看的有些晚。”

看书?

林远秋有些不可思议,四哥不是最讨厌看书的吗。

许是林远秋脸上的诧异太过明显,林远柏有些不好意思,“你四哥我突然爱看书了不行啊。”

林远秋哪里知道,就因为他与家里人说的那番话,又让林远柏生出了多读书肯定是有用的想法,所以昨晚他捧着书直接看到了更。并拿书签在看不懂的地方做了记号,准备到时问问大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