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过年(二合一) -----晋.江文学……

林三柱立马反应了过来,这是准女婿上岳家封年来了。

周子旭是见过这个阵仗的,是以看到林兄被村民们围在其中,正在挥毫泼墨时,才坐下来喝了一盏茶水的他,忙卷起衣袖,很快也加入到了写春联当中。

如此一来,倒是替林远秋分担了不少。

看到大女婿这么得力,林三柱哪有不开心的道理,再看到村民们羡慕的目光,林三柱走起路来都特别的轻快。

至于让村民们少写几幅春联的话,他当然不说了,话说人家会求上门来,不正是看中儿子的举人老爷身份吗,所以这么荣光的事,傻子才往外推呢。

只是,这样的好心情只保持了两盏茶功夫,很快林三柱就乐不起来了,因为他看到,院门外又有一大帮人在等着了,一问,全是隔壁张王村和庙下村的人,约有三、四十个。

再看他们每人手里捧着的一大摞红纸,林三柱甚至怀疑,这些人来他家讨了春联,是不是准备拿到镇上去卖的。

不然写这么多,家里哪贴的下啊。

所以,自己还是得和大家规定一下每家的春联数量,不然就照这么个写法,今日就算有大女婿在,也根本忙不过来啊。

不过,林三柱的这个规定,今天注定是规定不出来了,因为他家小女婿也拎着年礼过来封年了。

“岳父。”王文昌朝林三柱拱手,整个人看着清俊又儒雅。

都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事实还真是这样的,等看到二女婿也过来了,冯氏满脸是笑的同时,马上招呼人进屋。

堂屋里站着不少人,王文昌还是头一回看到如此人多的写春联场景,一时就有些纳闷,可等他突然发现人群中的林远秋和周子旭后,当下就兴奋了起来,“林兄,周兄,你们俩回来啦?”

林远秋和周子旭转头,很快看到了满脸是笑的王文昌。自从离开府学后,他们已有两年多没见面了。

林远秋朝王文昌笑道,“来啦。”

而周子旭却是招呼,“连襟来的正是时候,快些帮着一起写春联吧。”

王文昌点头,眼里满是跃跃欲试,话说?他还从未给人写过春联呢,当然想尝试一下。

林远槐很快拿了一套文房过来,林远柏则帮着磨墨,桌子堂屋就有现成的,不多会儿王文昌提笔蘸墨,和大舅子以及连襟一起,开始写起了春联来。

林三柱笑着的嘴就未合拢过,他觉得今日再没有比他更风光的人了,一个儿子两个女婿,两个举人一个秀才,可全都是他家的。

听说明日还要写上一天,趁着吃中饭的空档,王文昌便让才顺先行回去,并让他告知家里一声,就说自己暂时不回去了。

见状,周子旭忙也让书砚回去了一趟。

周家就在镇上,来回不出一个时辰,等书砚再过来时,把公子的洗漱用具和换洗衣衫都拿过来了。

而王家就要远上一些,等才顺回到县城时,已差不多酉时。

看到才顺单独一人回来,王县丞有些惊讶。得知儿子的大舅子和襟兄从京城回来,且儿子要在岳家住上几天的事后,王县丞自然是一百个赞成的。这样文昌就可以跟大舅兄和连襟讨教一下文章了,要知道这两人可是在国子监念学了两年,文昌多跟他们学学,肯定是益处多多的。

于是,等第二天才顺再过来时,是带了两只箱笼过来的,一只装着少爷惯常用笔墨和书册,以及写好的文章。而另一只箱笼里,则是少爷的换洗衣衫以及洗漱用品了。

这哪像只住上几天的阵仗啊。

和周子旭一样,林三柱把二女婿也安排到了山上的小院里居住。虽已和自家闺女已定下亲事,可该有的规矩还是不能少的,如此也能避免旁人的闲言碎语。

因着来求春联的村人太多,原本说好的三天,最后只得再多加了一日。

第四日当晚,林远秋也干脆搬到了山上,之后的几天,郎舅三人一起探讨学识,一起研读文章,倒是难得的惬意。

一直到了腊月二十九,周子旭和王文昌才匆匆回去,离开时,两人都未把换洗衣服带回去,这是已经约好,等过了除夕又来岳父家相聚了。

院宅图已经裱好,六尺的画芯加上轴头和卷尾,看着很是壮观,老林头把它挂到了自己的房里。是以守岁这晚,全家人对着京城的新宅子又生出了不少畅想来。

吴氏依旧和先前一样,挨个给儿媳、孙媳发了红纸包,里面则是每房来年的零花钱。

家里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过,吴氏给发的零花银钱自然也有了增加,儿媳妇每人七两,孙媳则是每人四两,比起去年,每房都多了一两。

虽过了年林远秋已是十九,可只要没成家,压岁钱自是不能少的,何况还未及弱冠呢。

所以包括几个堂哥在内,林远秋一共收了八个红包。

接着便是他这个当小叔叔的给几个侄子侄女发了,从京城回来之前,林远秋特地去银楼换了一把小银花生和小银如意,这会儿给每个孩子当压岁钱正合适。

经过半个多月的相处,几个孩子早已叔叔长、叔叔短的只差每天绕着林远秋转了,此时收到小叔叔给的漂亮压岁钱,一个个嘴巴就跟涂了蜜似的,都喊着小叔叔真好呢。

两个妹妹的压岁钱林远秋自然没忘,等守完岁,大家都各自回房时,林远秋拿出衣兜里的红包,递给了两人。

“谢谢哥!”姐妹俩异口同声。

春燕隔着红纸摸了摸,好像是刚刚自己看到的银花生和银如意的形状,不过这红纸好像有些厚度的样子,她忍不住问道,“哥,红包里是啥啊?”

林远秋笑道,“回房里看看不就知道啦。”

一听这话,春燕和春草就更加好奇了,与哥哥说了明日再见后,姐妹俩就去房里把红纸包打了开来。

然后春燕和春草发现,红包里面除了两个银花生和两个银如意外,还有一张纸叠着,把纸展开,才发现居然是一张银票,而银票正中印着“凭票取足银五十两”八个字。

所以,哥哥这是直接给她们每人包了一张五十两的银票当压岁钱。

春燕和春草都湿了眼眶,两人明白,哥哥这是变相的给她俩攒嫁妆,就像先前那套首饰,没个一百两银子根本买不下来。

春燕和春草知道,哥哥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她们嫁到婆家后,能有自己的底气和腰板吧。

小红和小菊两个虽不识字,可看到自家小姐脸上的表情,也能猜到银票上的数额肯定不小,再想到那套金头面,不得不说,公子对三小姐和四小姐可真好啊。

想到这里,两人忍不住摸了摸衣袖里的红包,这是吃年夜饭时公子赏给她俩的,里面是块碎银。除了公子给的,今早老太太和三太太也都赏了红包给她们。

姐妹俩时常会想,比起先前的主子家,现下她们的日子不知道要好上多少,不说旁的,最起码老太太和几个太太从来不会动不动就责罚人。

再看公子的家人,也都是和和睦睦的,所以她们一家算是遇上好主子了。

......

大年初一,林远秋跟着林三柱去族长和族老那儿拜了年。

两年未见,几个族老头发更白了些,不过精神头都不错。

用他们的话说,那就是养好身体,一定要活着看到远秋考中进士的那天。

族长变化倒是不大,看到林远秋过来后,族长脸上的笑就没怎么停过。

这让林三柱又自觉腰背挺直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