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四十章

常教练和云归加了微信,又敲定了今天下午去射箭队看看。云归愿不愿意加入射箭队不提,至少先试试水再说。

在常教练看来——只要云归愿意来他们队里,哪怕只是出于好奇心过来玩玩,他也有自信把人留下。

毕竟,视频里那么简陋的条件、使用一张游乐园摊位上的玩具弓,云归都能准而又准地钉住目标。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这孩子天生就是为了射箭生的!

更何况,她还是个鄂伦春族。

流淌在血脉里的种族天赋,正一刻不停地呼唤着她呢!

其实,按照常教练急迫的爱才之心,他恨不得现在就拉着云归去队里。

只不过,一来云归还未成年,这么大的事,总不能让她自己做主,至少得有监护人陪同。

二来,云归坚定地婉拒了常教练的暗示。

她说:“抱歉,上午真的不行。今天上午有物理课和数学课,我一节也不能缺。”

常教练有点惊讶。

毕竟在他的成长记忆里,大家为了能少上一会儿课、少写几页寒假作业,可以花样百出,下限全无。

手段包括且不限于:拉学校电闸、从假期作业里随机抽取幸运页撕掉、把热水袋夹进同桌腋窝,再自告奋勇送他去医务室……

结果现在的小孩子,居然都已经这么好学了吗?

真不愧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啊!

至于云归的班主任,听见这个答案以后,又是觉得欣慰,又是有些诧异。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这孩子入学测试时的物理和数学成绩……很具有平衡美。

这么有好学精神,怎么会考出那么个成绩?

云归刚一回到教室,牧晨烁就好奇地给她丢了一个超大的纸团。

“——刚才过来找你的那个人,是谁啊是谁啊?”

第一节课的上课铃声已经响起,物理老师脚步沉稳地跨过教室门槛。云归读过纸团后,微微笑了一下,把白纸折好,放进自己的桌肚里。

迎着牧晨烁闪闪发亮的期盼目光,她友善地比了个口型。

“先听课,下课跟你说。”

好奇心得不到满足,牧晨烁急得直搓手。

摩擦生热的原理,结合着人体自带的静电,居然真被他给放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电火花。

物理老师一见之下,大喜过望,连忙请牧晨烁站到讲台上来,亲身演示一下接触静电球后,头发竖起的物理现象。

邱老师笑眯眯地:“像牧晨烁这样容易触电,发质又软、刚洗过头,头发还留得长的同学,最适合用来展示这个实验啦!”

牧晨烁:“……”

事实证明,牧晨烁的模特效果确实是好。

至少,在看见他头发根根竖起,宛如避雷针一样倔强指向天空的模样后,就连云归都没忍住,悄悄在书堆的遮掩下拍了张照片。

完全可以预见,在这节课之后,以牧晨烁为主人公的表情包,将在班级群里发扬正大,贯穿他们接下来的初中生活。

下课铃刚一打响,牧晨烁就宛如一朵窜天猴,瞬移到了云归的课桌边上。

“快快快,现在能跟我说了吧。我好奇一节课了!”

他为了这点儿好奇心做出的牺牲,是多么的巨大啊!

不远处,喻瀚识虽然表现得没有牧晨烁那么明显,但上身也不引人注意地倾斜了三十度角,默默地分过来一只耳朵。

云归摇头失笑,如是这般地交代了一番。

下一秒钟,两个男生的回答重叠在一起,异口同声。

牧晨烁对一切体育运动抱有天然的热爱。一听闻此事,他当即双眼发亮,摩拳擦掌:

“人家都找上门来了,这么好的机会,肯定要过去看看啊!带上我吧!”

至于喻瀚识,他的思路显然比较实际。

“挺好的,以你的本领,至少能考个二级运动员,这样中考高考的时候可以加分。”

设想的再大胆一点,万一云归一路突飞猛进:挺进省队、杀穿全运会、拿下锦标赛金牌、奥运会再来个英勇夺冠……

那她连大学都不用考了,挑选一所心仪985,可以直接保送呢!

别问喻瀚识为什么这么有自信。

问就是李广射石,再问就是后羿射日。

他们现代人,对于古代神射手,就是会自带滤镜的!

当天下午,由收到消息的喻妈妈赶来陪同,常教练开车,三人一起来到市队训练场。

常教练非常看重云归。

他连小事都甚至不肯假他人之手,亲自为云归挑好一套合身的护具。又在弓架上仔细挑选了一会儿,才递过来一把合适的反曲弓。

“你虽然有经验,但毕竟年龄还是比较小,一开始还是小心些,别受伤了。这把弓的磅数比较低,你先试试。”

“谢谢教练。”

云归虽然接过弓箭,却没有着急挽弓张弦。

她用一种簇新的好奇目光,把整张弓都打量了一遍。

现代比赛所用的反曲弓,和云归过去习惯用的传统弓,无论外表、材料、还是设计思路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

就比如……

云归谨慎地曲起指节,轻轻地敲了一下弓体上架着的瞄准镜。

“这个是……望山?”

这个词语在生活中并不常用,而且过于古意盎然。

常教练足足愣了一秒钟,才反应过来,望山就是弓身上画出的刻度,相当于古代版的简易瞄准器。

“这个说法,真是好久没听过了。”

常教练哈哈一笑:“我看视频的时候就觉得了,你果然是拉传统弓的。是之前没试过瞄准镜的吗?来,我跟你说,拉开弓以后要这样看……”

听完常教练的讲解,云归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紧接着,她又在弓把上一处刻意搭出的凹陷上点了点。

“还有此处……”

常教练及时解答:“这个部位是弓窗。开了弓窗以后,可以增加弓箭瞄准的精确性。”

“不。”云归摇摇头,语气里是切实的迷惑,“我的意思是,多了这个凹槽,岂不是会增加弓折断的风险吗?”

云归虽然年少,但手握弓箭的年头已经不短。

中心有凹陷的弓把,瞄准起来会更加容易。这件事,她当然知道。

但麻绳会从细处崩开,钢管也只会从焊接点处折断。

一把专门挖出凹槽的弓,就等于有了明显的弱点。

听见这个问题,常教练实在忍不住露出友善的微笑。

他刚想说,传统弓不开弓窗,是因为受到材料强度限制。以现代复合弓的强度,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