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长桌发言

沈总 总在逼氪 大圆子 1979 字 5个月前

13号玩家(非伯爵)

沈行和袁老都在他的斜对面,而三胖则和他隔着一个人。

考拉管家站在一把椅子上,用一柄小木槌敲了敲桌子后,开口道:“昨晚有一人身亡,这个人就是6号,所以他今天缺席了我们的讨论。”

“下面我们按玩家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发言,如果你没有想要分享的信息,也可以保持沉默。但每人只有一次发言机会,全部玩家发言完毕之后,则本轮讨论结束。”

吴非沉吟起来,思考着目前的对策。

在他玩过的类似游戏中,比如最知名的狼人杀,通常规则是分为好人、坏人两个阵营,坏人可以暗杀好人,好人联合起来也可以票死坏人,所以玩家们发言的目的很明确——坏人需要伪装身份,让别人以为自己是好人,尽可能把嫌疑抛给好人;好人则需要自证清白的同时群策群力找出坏人。

然而在这个游戏中,除伯爵外,12名玩家分成了3个阵营,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同伴是谁,而他们的目的也很直接,就是让自己阵营的人尽可能活到最后,让非自己阵营的人都死。

但是玩家拥有的攻击手段是有限的——医生可以杀一人、刺客可以杀两人、侍卫可以杀一人、伯爵情人通过告发可以间接杀一人或两人。

由于每个队伍至少会有一个人是普通客人,一个队伍即使运气非常好,集齐了刺客、侍卫、伯爵情人三个身份,或者医生、刺客两个身份,也只能除掉3-5个其他阵营的人,而其他阵营里剩下的人,必须要伯爵出手才能除去。

所以这一个游戏里,集体讨论这个环节的作用就变成了,玩家通过自己的语言去影响伯爵,让伯爵去处决其他阵营的人,留下自己阵营的人。

那么要怎么才能影响伯爵呢?

原装伯爵没有阵营立场,他的目标是让在游戏结束时,存活的角色尽可能少。

必然只有只剩下了一个阵营时,游戏才会结束,这时候存活角色最多是4个,最少是1个,伯爵自然是倾向于追求只剩1个人这种结局。

举一个极端例子,假设最后除伯爵外只剩下5名没有特殊能力的玩家,1名来自a阵营,4名来自b阵营。在能准确判断5名玩家的阵营归属时,伯爵必然会选择连续3天都处决b阵营的玩家,直到a阵营和b阵营的玩家都只剩一个时,他会随机选一个玩家进行处决。

但在这之前,他还有一个心腹大患,就是伯爵夫人和情夫。

这三个阵营里,伯爵夫人和情夫所在的简称为伯爵夫人阵营,情人和侍卫所在的简称为情人侍卫阵营,不确定有什么角色的阵简称为第三阵营。

通常情况下,情人侍卫阵营和第三阵营只有在确认伯爵夫人或情夫中已经至少死了一个,且当前局势对己方阵营大为不利时,才会有动机杀死伯爵,以图游戏重新开始。

但是伯爵夫人阵营在夫人和情夫都存活的情况下,会保有高度的杀死出事伯爵的动机,因为这样做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收益。

初始伯爵知道谁是伯爵夫人,却不知道哪些人和伯爵夫人同阵营,更不知道哪个人是情夫。

所以他最初一定会先处决疑似伯爵夫人阵营的人,宁可错杀不能放过,直到伯爵夫人阵营只剩下伯爵夫人一个人或者是一人也不留时,他知道自己已经基本性命无虞,才会开始甄别和平衡剩下的玩家数量,以期达到最优结局。

因此,当前讨论时的发言重点,就是要让伯爵认为自己不是伯爵夫人阵营的人。

这时1号玩家开始发言了:“我是一个普通人,不管我是死是活,对我的阵营都没什么影响。而且我不属于伯爵夫人所在的阵营。”

吴非发现,因为有面具和斗篷的遮挡,所以他们都看不见说话人的表情及动作,想从这些方面提取信息、判断对方是否在说谎会更加困难。

下一个是袁老,不过吴非倒不是太担心——袁老和袁三胖即使暂时没想到发言时要和伯爵夫人撇清关系,但肯定明白他们四个不能让人看出来是一个阵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