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页

仰亚也算好了,明天正好是周末,带着两孩子出去两天,应该没事。所以,连夜,他们就带着两孩子一起操练了起来。

两孩子得知是叫他俩来和大家一起配合着吹芦笙,还高兴不过来呢。九爷把他俩该做的给两孩子一说,两孩子还觉得太简单了呢。看来,这久,仰亚教给他们的东西还真不少。

还真的不错,经过九爷的一番指导,和大家认真的排练,毕竟原来大家也都是干过这一行的。虽然不是顶尖选手,但是,这么练习了一天后,明天去完成这次任务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就这样,第二天,仰亚就带着这个老老少少十二人的‘芦笙唱堂舞乐队’早早地就赶去了老李头家。

去送老李头最后一程。

第149章 芦笙唱堂舞(2)

另一个村寨,也是一层层的梯田、一栋栋的吊脚木楼,偶尔的几栋砖房,白色的墙,显得更加的宁静却又显眼。

在寨子中的一角,一处瓦房里的炊烟格外的浓烈。可是,这也不是农村正在做饭的时候。

往往也就是这种,就说明这个寨子里‘有事’了。今天的事,就是原来在人民公社宣传队上班的老李头的‘今当大事’。

老李头回到‘家’没几年就过世了,现在,大家正在准备着他的丧事。

这是老李头家侄子的房子,由于老李头没有子女,所以,回到家后,就跟自己哥哥的儿子住在一起。现在,负责安葬老李头的,就是他的侄孙,也就是前几天到寻找仰亚的那个三十几岁的男人。

这边的吊脚楼还算宽敞,房子与房子之间,还会一些空地来,空地里,已经被整成了一块混泥土的晒坪。现在,就用来做老李头的‘灵场’了。

灵场早就用竹子、木条等扎成了一个大棚,大棚都是用塑料布或者竹席围了起来,前面还用一些松枝围成一个‘门’的形式。门的正上方,用白纸黑字写着‘今当大事’几颗字。那干涩的笔画以及还有一些向下流淌墨迹的痕迹,就如一个伤心之人的脸和道道泪痕,让人仅仅是看到这几颗字,就有一种悲伤的感觉。

大棚的里面,现在安放着的,就是已经放入棺中的老李头。棺木的一角,还没有关上。这也就是说,他还在等待有一些亲人还没有从远方回来,或者是还有什么事情没有给他‘交代’完毕。棺木上面盖着好几层白布黑布。那都是亲人朋友送给他到‘那边’去用的。

旁边有几个‘鬼师’(唱灵人),也许是由于刚才或者昨天晚上‘作法事’时间太久了,现在都歪着头,就在灵柩旁边的几捆稻草上睡着了。

在灵柩的前面,有几个头戴白帕腕缠黑纱的‘孝子’正跪在灵前,一把一把地给老李头烧着纸钱、点着香烟。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失去的笑容,有的眼睛都还红肿着,好像是刚刚才哭过。

是的,每一个老人的过世,都是一种伤心的事情。他这一生,总会为其他人做过一些好事。所以,在每一个人去世是,都能让人想起他们的好来,也能借此表达着对老人的离去的一份伤感和不舍。

‘咚!咚!咚!’

三声铁炮的声音,把所有人都惊醒了过来。‘鬼师’们揉揉眼睛迷迷糊糊也站了起来,锣鼓铙钹一阵敲响,丁丁当当地又开始了。带着他们几分忧伤的‘灵歌’。

守在灵前的孝子们又开始哭了起来。

“来啦来啦,喝堂会的芦笙舞来啦。你们听听那边山路上,有芦笙的声音。”

不知是谁叫了这样一声,这边场上的所有响动都停了下来。鬼师们也不念了,孝子们也不哭了。一齐走出了灵棚,朝着对面的山边望去。隐隐的,是能够听到一阵阵的芦笙声音。

这已经是老李头过世的第三天,仰亚他们,从第一天老李头的侄孙到他家,到后来他去找了九爷以及其他的人,再加上一阵‘排练’,等各自准备好了,今天一大早才从那边赶过来。他们虽然搭了两次车,但还是由于路远,等仰亚他们来到这里时,已经是早上的十点过了。

这边,从老李头的侄孙回来,告诉家里的人,唱芦笙堂会的人可以过来。所以,从昨天开始,他们就一直在等着。

唱芦笙堂会,已经有好几十年没人唱了,也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堂叔公中了哪门子邪,临死了却有这么一个心愿。

可是,人的一生,临死时,就这么最后一个心愿,能满足的,也只能尽量的满足他的要求。所以,侄孙子才连夜赶去找仰亚。虽然当时仰亚答应了。回来的路上,侄孙也在想,这个仰亚的‘唱堂会’,到底能不能来,其实他心里也没底。也就只好静静地在这边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