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页

跟九福晋这种想法一样的人并不多,但不得不说有理亲王府立世女的例子在,情况相仿的人家,总还是有动心的。

就连没有爵位的人家,也有一些起了心思,如今朝堂上没有女子,但等到将来世女继承爵位,可不就是有女子上朝了,皇家的女子可以,那自家的是不是也行……

有没有能力跟性别还真没什么关系,有些人家尽管对男子资源倾斜得厉害,但偏偏一家子的灵气都聚在了女儿身上,以前是只能困守在内宅之中,但如今已经能看得到希望了。

这苗头正是四爷想要看到的,苗头越大,将来他立皇太女的阻碍就会越小,更何况优胜劣汰,朝廷也必然可以迎来一大批能臣。

单从皇家学院和皇家女子学院两边的成绩来看,差距还真不大,尤其是排在最前头的那几位。

事实永远胜于雄辩。

——

胤祯接了宗令的差事,宗令虽然听起来威风,但处理的都是一些鸡皮蒜毛的小事儿,不像做九门提督的时候,过手的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不过,这些鸡皮蒜毛的小事里头也分大小,如今就多了不少大的,比如女子继承爵位,他虽管不了,但可以直接告知四哥,再比如这家产继承之事儿,他就可以帮着给决断了。

女子倘若能够顶门立户,而不是嫁出去,家产方面确实要按照男子来等同对待了,这道理还是说得通的。

无论是做家主,还是做宗令,胤祯都秉承规矩办事儿,基本上不掺杂他与这些人的感情,久而久之,倒是也得了个铁面无私的美称。

当然,他也知道,好些人私底下抱怨他冷酷无情,有不少还是在自家府里头。

比如自己的两位侧福晋,早些年受过较大的恩宠,那时候都已经敢跟福晋掰腕子了,而且还能不落于下风,可见这恩宠之重了。

至于这些年,胤祯就有些像戏文上演的负心汉了,说变心就变心,不光是对曾经心爱的女子变了心,而且心爱女子所生的子女,也都没了曾经的优待。

这要是过两年换上原身回来,妥妥的追妻火葬场,但是到了胤祯这里,他倒并不在意这些人私底下的议论,反正他又没苛待了谁,一切照着规矩来,甚至在规矩之外,他已经给了足够多的照顾了。

足够……他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