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页

所谓的‘做模范’,也是响应皇上的要求,跟皇上的步调一致。

夫唱妇随,就是如此。

四爷提倡节俭,并非在衣服首饰上,而是在吃食上,粮食从来都是金贵物,于天下万民来说,从来就没够过。

他和皇后在这方面就做出了表率,胤祯也算是表率之一,别看他府里头的吃食精致,但很少有剩下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吃多少点多少,东西再好,吃进肚子里去就不能算是浪费了。

琉璃已经跟户部做起了生意,朝廷从海外带过来的货物,总是还是要往外销的,商队虽然是朝廷的,但跟整个大清相比,商队的人还是少,要想把这些货物都卖出去,必须得经由中间的!的商人才行。

大头的银子让朝廷来赚,中间一部分的利润,也还是有的赚。

琉璃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而且据她所知,朝廷将来出海不可能只带官家的商队,还是会允许民间商队进入的,至于谁能挤得进去,一要看人脉,二要看信誉,看跟朝廷做生意时的信誉。

琉璃做生意向来都不喜欢吃独食,这回也一样,拉着好几个妯娌一块儿,反正银子是花不完的,多几个人赚也是一样。

而在这一年当中,朝廷又组织了两次出海,一次由敏郡王带队,一次由洪石带队。

接连三次的成功,可以说是知情人都吃了一颗定心丸,详细的航海路线,已经有了合作基础的外族人,再加上越来越有经验的航海人,朝廷有关于海外的计划,越来越宏大,也越来越详细。

甚至已经有打算去探索别的未知的地方了,他们现在的航海图,说到底是从洋大人们的航海路线上来的,走的是前人走过的路,但海外的地域那么广阔,总还有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总还有新的世界等待发现。

这件事最初并非胤祯提出来的,但作为看过世界地图的人,他绝对支持这一论点。

好在,四哥并不着急,朝廷制定的计划,也并没有要在十几年几十年之内一定完成,如此恢弘的计划,总还是要慢慢来的,不可能只指望一代人。

还得要看弘晖他们。

从雍正元年开始,一直到雍正十年,胤祯做了整整十年的九门提督,终于在第十一年的时候,成功把这个重担移交给了十哥。

他只需要负责统领工部,再兼上一个议政大臣的职位,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