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页

再说了,皇阿玛就算是能长命百岁,那也就是活一百年,一百年后还不是要去见阎王爷,早早地把继位者安排好不就完了,也省得死后都惦记着朝廷出不出岔子。

作为一条咸鱼,胤祯特别想在老爷子头上撒把盐,别再这么殚精竭虑了,儿子们生出来是干什么用的,还不是用来干活的,把人圈起来、闲置起来,那不是白白浪费资源。

皇阿玛的‘慈父之心’用的实在不是地方。

第55章

胤祯尽管已经有所收敛了,但对康熙而言,这说出来的话也过分大胆了些。

太子窥伺帝踪,加上之前的种种,便让他一鼓作气废了太子,太子被废,直郡王也就不能再被立在那儿了,老三完全是自己撞上来的,总在最该老实的时候往外冒头,也真是会挑时机。

但看着满朝文武呈上来的奏折,大半的人都举荐老八为太子,包括之前跟在老大和老二身边的那些人,有不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已经倒向了老八。

光是这份拉拢人心的手段和心思,就不能不让人警惕了。

更何况举荐老八的全部都是朝臣,一个皇子阿哥都没有,暂且不说能力,光看出身,日后老八上位,他剩下的那些儿子们很多都是难以心服的,如此朝政必然不稳。

再者他最恨的便是上下串联,老二就是折在这个地方,如今看来,老八虽然还未当上太子,可已经尤擅此道。

不管是从哪个方面考虑,老八都是不可能的。

可他已经出手废了三个儿子,再出手废上一个,还不知道天下人要怎么看呢。

而且气消之后,他对长子和嫡子,如今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放是好,就这么圈起来,他心里不好受,可若是放出去,朝堂上那就真的是要乱成一锅粥了。

一个帝王出尔反尔,次数多了,还有什么权威可言。

让康熙不敢往深了想的是:他的这两个儿子,是不是已经怨上他了。

胤祯可不知道老爷子诸多的思量,对方让他提意见、让他提主意,那他就随便提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