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页

冷酷无情,毫无兄弟之情,拿着鸡毛当令箭,小人得志就猖狂,借着开差事打击报复,早就有了不臣之心……甚至连宠妾灭妻这样的话都有了。

要知道,四贝勒府上,后院基本上全归四福晋来管,在宫里头读书的是四贝勒的嫡长子弘晖,就算是有个李侧福晋,接连生下一女三子,可样样也都没越过福晋去。

十三爷和十四贝勒这边,那就更没说的了,别说侧福晋了,连格格都没有,十三爷这边倒是还有两个侍妾,硬说的话也能算是妾室。

可十四贝勒呢,人家连侍妾都没有,哪儿来的宠妾灭妻。

四贝勒和十三爷早在接下这个差事的时候,就已经预想到了,这是触动绝大多数人利益的事儿,只要他们不是存心和稀泥,就绝对落不到什么好名声。

得罪人倒还是其次,众口铄金,黑的能说成白的,白的也能说成黑的,最严重的结果大概就是:被捏造出来的污名,会跟他们一辈子,当世之人会相信,后世之人也会相信。

胤祯早先可没想这么多,他知道这是个不讨好的差事,但没想到这么不讨好。

催债这事儿也就刚办了个开头,后边还有的磨呢,就已经有这么多的污水泼过来了,他都不敢想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儿,捏造罪名、诬陷,甚至是刺杀?

这些不应该是他们来承担的,皇阿玛才是债主,当初给这个恩典的也是皇阿玛,皇阿玛赚够了仁慈的名声,享受够了臣子的恭维,如今却让儿子来收拾烂摊子。

这不公平。

他不知道历史上四哥有没有接这差事,也不知道皇阿玛到底是坑了哪个儿子,更不知道这些欠债最终有没有收上来,是不是在毁了讨债的人之后,这些个人就可以无债一身轻了。

胤祯可不想替皇阿玛收拾这样的烂摊子,他们要牺牲名誉甚至性命才能收拾的烂摊子,若是皇阿玛肯下定决心,亲自来收拾自己的烂摊子,远不必付出这么多。

“皇阿玛让咱们办差事,如今差事受阻,理应去找皇阿玛,流言猛于虎,太子和直郡王又一点准话都没有,光靠咱们上门去跟人家商讨,八辈子也磨不出一个铜板来。”

“去找皇阿玛做什么?让皇阿玛下旨命令太子和直郡王还银子,还是下旨为我们恢复名誉?”

十三爷对皇阿玛多多少少也是有些了解的,皇阿玛不可能会下这样的圣旨。

而且皇阿玛竟然把差事交给他们了,那他们就应该办好,让皇阿玛知道他们的能力,而不是再把球踢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