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页

胤祯气冲冲的走了,这边太子还气着呢,他已经够给十四面子了,在这个风口浪尖上他也不想再多招惹一个敌人。

不光在十四进来的时候,就已经营造了一个‘茶碗砸人’的场面,而且也说了要罚德柱,直接从他身边的大太监罚成没有任何阶品的普通太监,并且抄写佛经百遍,以此来思过。

别说李卓没死,李卓就是死了,他能给他交代也就是这样了。

反倒是十四不依不饶,被皇阿玛惯的连尊卑都不知道了。

索性给德柱这些惩罚也都撤了,十四既然不认,那也没必要委屈德柱。

再说胤祯,他是真没想到太子是这么糊弄他的,跟皇阿玛之前糊弄佟国维有什么区别,罚抄佛经百遍,压根就不能算是什么正经惩罚,连日期都不规定。

至于免职这事儿,那就更可笑了,太子爷前脚把人给撤了,后脚就能找理由提上来,这算哪门子惩罚。

李卓受了那么大的罪,人差点就死了,不说把德柱压进大牢,最起码也应该给些实质性的惩罚吧,打上几十板子并不过分。

他两辈子都没受过这样的窝囊气,当太子有什么了不起的,当太子也得讲道理。

穿越至今,陪他时间最长的人不是额娘,也不是四哥,不是他的伴读、哈哈珠子,也不是丰台大营里的那些兵丁,而是李卓。

说实在的,他很难把李卓当成一个奴才去看待,这样一个人,让人钦佩和可怜,也让人可惜,如果幼时能够生长在一个正常的家庭里,不被父母卖进宫,李卓无论是读书也好,还是去做工匠,去做农民,去做商人,都会极为出色的。

这样一条生命,差点儿就毁了。

难怪太子在朝堂上的处境越来越艰难,连底下人都管不住,能有这样的经历,那是活该。

胤祯去看李卓的时候,人还醒着呢,伤口已经处理过了,那么渗人的一个口子,这会儿伤者还能半躺半靠在床上看书,也是挺厉害的。

胤祯不知道该说什么,他是给李卓讨公道去了,但并没有把公道讨来,能跟李卓说什么呢,说太子用茶盏砸了德柱,说太子那些不疼不痒的惩罚,还是说自己一怒之下把德柱踹吐了血。

李卓大多数时候都是沉默的,他不会说漂亮话讨好人,也不会诉苦,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声不吭,这跟胤祯曾经以为的太监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