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页

他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儿,跟皇阿玛一块儿去盛京的阿哥有很多,他不光是最小的那个,还是除直郡王外,被皇阿玛照顾和提及次数最多的阿哥。

也难怪太子和直郡王,会突然对他这个皇弟多了几分照顾。

可见人还是要自己立起来重要,皇阿玛的看重重要,就像八哥一样,阿哥中出身最差的皇子,生母出身辛者库,原本在上书房和阿哥所的待遇是最差的,可今年刚刚满十六岁就被皇阿玛封为贝勒了。

大清朝当下最年轻的贝勒,哪还会有人看不起、瞧不上,在皇阿玛离京之后,又跟四哥一块辅助太子监国,这是皇阿玛的看重,也是奖赏。

十三爷考虑良多,八贝勒的例子,可以说是给像他这样出身不贵重的皇子立了个榜样。

所以功课上是万万不能被十四弟落下的,连小两岁的弟弟都比不过,又如何跟旁人相比,如何被皇阿玛看重。

第6章

同学,这个年代应当说是同窗了,同窗跟同窗还是不一样的。

十二哥和十三哥没回来的时候,陪胤祯一块儿读书的是伴读和哈哈珠子,课堂上所有的重点都是围绕着他来的。

十二哥和十三哥一回来,好歹也分去了三分之二的压力,任务的难度和数量虽未减,但是多了一种有人跟自己共苦的感觉。

心态上反倒是比之前还要好了,精神状态也倍儿好。

他之前的目标是让哈哈珠子不挨罚,争取早日在上书房结业,但是现在的目标又多了一项,好好表现,争取明年带着额娘跟皇阿玛一块下江南。

胤祯最大的优势是他的理解力和自律,如果把原身的记忆也加上,那他这么多年看过的、听过的、知道的东西也太多了,也就是俗称的‘见多识广’。

所以用功起来,成效要比原身好得多。

十三爷呢,在心里边儿是跟十四弟较上劲儿了,一样都是皇阿玛的儿子,他还大了两岁呢,没道理在功课上被十四弟比过去,夜里加班加点,也得赶上去。

两个人跟上了发条的玩具一样,一整天都亢奋的不得了,文化课也好,武学课也好,认真和努力那都是肉眼可见的,师傅们的满意,也是肉眼可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