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页

辛依逸忙说:“姐你放心,我会控制住预算,不会太频繁转场的。而且两条时间线相互照应,很多场景都可以重复使用,让道具组改改细节布置,弄点有年代感的道具再加个滤镜就行了。”

转场的意思就是转换场地,而每一个场地和场景都意味着经费。有经验的编剧在写剧本的时候脑海中都必须对剧组的经费有清晰的规划,写出来的每一出戏都要能在经费范围内实现。小说里的角色完全可以今天在上海、明天在北京、后天在纽约,大后天又上了外太空,剧本却不可能这么写。

在百般承诺自己有能力控制预算之后,辛依逸又举了一些双时间线的成功的作品的例子,譬如美剧《我们这一天》等等,给陆容雪提供了更直观的感觉。

最终,陆容雪犹犹豫豫地松口:“那你这个方案我回公司跟大家开会商量一下再告诉你结果吧。”

“好,那辛苦容雪姐了。”辛依逸松了口气。这的确是她目前想到的最好的方案了。

电话那头的陆容雪沉默了几秒,忽然笑道:“你啊……我发现你还真是挺有野心的。”

如果换成如今的很多编剧,为了完成任务,管它影视公司给出的需求是什么,总归一股脑往自己最擅长的故事框架里塞就是了,如果最后出来的成品很别扭,那就怪影视公司提的需求不合理。反正剧本这个东西,公司觉得好不会额外给编剧加稿酬,但只要不让人挑出大错来,说好的稿酬也能平平稳稳地拿到手。

但是辛依逸不是这样的人。她既要满足影视公司最核心的需求,又想把它做到出彩,她一直在自我挑战。

虽然最近《天航》这部烂片的播出导致辛依逸在观众群的口碑遭遇滑铁卢,但业内的人知道,那部剧不是辛依逸的新作,只是不幸被延期的旧作。如果按照时间线来看,辛依逸一步一步走得很踏实。

她始终在坚定地进步着。

陆容雪答应把她的想法带回公司讨论以后就挂掉了电话。

两天后,陆容雪带来了回应:公司团队觉得她这个想法挺有意思,但又不太放心。所以让她先交一版大纲看看,如果不满意的话大家再商量着改。

于是得到首肯以后,辛依逸就照着自己的想法写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