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蛟云蛟墨大喜,连忙说道:“我等必定全力办事!”尽管他们心中是笃定的,可真正得到确实的说法,当然就更加安心下来。

至于多余的那些悟道真丹,二蟒都不会去打探 不到一成的作用虽然也是作用,但这点作用薄弱,主人们要拿其他丹药去换取更多资源回来,也是很好的。不论是主人们提升他们的修为还是也分润他们一些,于他们而言,都有好处。

晏长澜在一旁瞧着这一幕,露出笑容。

随后,他就说道:“既然这洞府多半出自蛟蟒一类,两位道友就不必化为原身,以人形同我二人一起探索罢。或许有些地方,还须两位的相助。”

叶殊颔首赞同。

蛟云蛟蟒当然情愿,连忙都说:“是,我等必然尽力。”

至此,自邪修们身上所得的所有宝物,就都被叶殊和晏长澜收拢,该如何安排的,待出去秘境后,他们自然也都有所安排。

不过幸而先前邪修们秉性贪婪,方才捕获众多正道修士后,为免影响之后的陷阱,并未立刻争夺他们身上的储物之物。否则这时若是两人找到了单属于刚刚那些修士的储物戒储物袋的,回头还要想法子归还,就太过麻烦了。

之后,一行四人走出了内窟。

蛟云、蛟蟒仔细感应着这洞窟里的气息,带着叶晏二人从右边的洞窟开始搜索。

这上古洞府内景致处处贴合天然,无有什么斧凿痕迹,早先让人以为是上古修士自择山中福地之故,如今推测此处或许是蛟类妖修的洞府,那么这些内窟如此古拙天成,就更自然了。

两条妖蟒带路时,按照各自所得传承记忆的经验,来到了一处两个大环相套的内窟处。他们抬脚走进靠前方的那个内窟,见里面十分庞大,洞顶又有许多凸出的石头,再看向四周,瞧见右侧有个小洞,仿佛只是自然生出的缝隙,就越发确定起来。

蛟云道:“这两个内窟,当年应是前辈打磨鳞片蛟角之处。两位道友请看,前方的洞窟大且宽敞,后面的内窟狭窄一些,且后面打开,又有一个深坑……那深坑当年该是一处潭水,前辈在潭水中畅游后,身形直冲而来,整个没入两个内窟之中。蛟头与前半个身躯尽数在前面洞窟里,上面的凸起岩石用来磨角,前半身躯也能自然摇摆,方便蛟角移动。后面内窟就是容纳蛟身的,狭窄一些可以对其摆动有所限制,叫其在摆向两边时,与两边的凹凸之地摩擦。且蛟尾可以顺着向后延伸,垂落在潭水里,浸泡凉爽。”

叶殊和晏长澜按照蛟云所说的一一去看,果不其然,很有道理。

蛟墨也道:“正因前辈总在此处磨鳞磨角,自然就会有一些鳞片与蛟角粉末留下。多年过去,不知是否还有残存,纵然没有残存,也可以看看是否与这上古洞府结合,生出什么演变出来的新的物事。”

叶殊颔首:“既如此,就找一找。”

蛟云和蛟墨作为蛟血妖蟒,在此道上比起人修来更擅长。听闻主人发话,他们为立功劳,当然是立刻开始搜寻。

叶殊也在这两个内窟中寻找起来,但有两条妖蟒代找资源,他却不是将精神也用在此事上,而是开始追溯当年妖蛟磨鳞磨角的痕迹。

晏长澜与叶殊心意相通,当然明白自家爱侣的想法,叶殊要做什么,他也陪同叶殊一起。

于是,两人就从地面开始徐徐观察,绕过岁月流逝给洞府自然留下的变化,寻找那些非常浅淡的、或许还有保存的妖蛟痕迹。

很难分辨,即便两人用神识仔细观摩,也很难找出。

渐渐地,精通阵道的叶殊发现了一点仿若鳞片断裂后给地面留下的一点刮痕,与整个内窟中天然痕迹有极其细微的差别,但隐隐的,好像有一种很奇妙的韵味……这一瞬,叶殊仿佛看到了一条巨大的妖蛟,因着磨鳞时不慎弄断了几块鳞片,发出一声感觉刺痛的低吟。但那鳞片也已老化衰败,疼痛不深,他迅速地翻转几下身体,就将那些鳞片全都磨掉,随后舒服自在很多,又不禁几次翻滚。

有了这种脑中意象,叶殊按照先前所想的那般,在不同的地方去寻找痕迹,不多会,就发现了非常少的几处符合这意象的,让他所遥想出的妖蛟翻腾影像更深刻了几分。

而晏长澜在寻找痕迹时,就与叶殊不同。

叶殊是因其在阵道的领悟上超乎常人,阵法之道合乎天地,他自然也是十分契合天地大势。上古洞府随时间变化,但他于天地大势中进行观摩,才发现了那细微的不在天地自然之间的差别,找到蛟龙的一些痕迹。

晏长澜则是剑修,走在生死大恐怖中时,他凝练出了剑心雏形,即便还不是真正的剑心,却也有了一些剑心通明之感。故而他以此来观摩,模模糊糊中,固然没有叶殊将那些痕迹看得清楚,却能感知到一些意韵。

于是,他就似乎看到一些似有若无的纹路,仿若化为了一条妖蛟,在慵懒的翻腾之中,身躯的每个部位都十分完美 至少于如今的他而言十分完美 地挪动,鳞片互相摩擦,蛟角直冲上天,好似一把利剑。

晏长澜竟从这极为简单的腾挪里,看到了几式剑招?

这就叫他有几分惊讶了。

但身为剑修,他所修真意固然与妖蛟无关,但蛟化龙后可以行云布雨,也能御使雷霆,如今由蛟观龙,倒也不是对他毫无用处。

不多会,晏长澜眼中仿若有两把长剑互相交错,似乎在演练相似的剑法。每一次交错都有一把长剑被折断,随后断剑重新凝聚,其施展剑法比先前的那套完善许多,又将另一把长剑斩断,而另一把断剑凝聚,施展出更高妙的剑法……

如此反复,两把长剑都不知折断了多少次,最后逐渐合二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