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1页

小组长一脸难色,急忙对李敏解释:“李老师,这是我们昨天上车前才发的,还没来得及看。”

临海医学院的那两学生举手:“李老师,我们没有。”

李敏想想说:“这么地吧,俩人看一本。先把第一章 的内容轮流念完。然后提问。就从你开始念。”她伸手指距离自己最近的那个男生。

十个实习生只带来了六本手册,李敏手里的那本,她交给了路凯文和苗粤生。“你俩看着他们念,差不多就换人,然后提问。”

第628章

潘志踩着下班的铃声脱了白大衣。今天这个食管癌的手术难度很大, 但他给石主任做配合, 还是顺利地把手术完成了。

如果还是在家乡的那个市级医院,这种难度的手术是轮不到他做一助的。最可能是科主任联合医务科出面, 去请医大的胸外科教授来主刀。

然后, 主任理所当然地占了一助的位置。

二助嘛,可能是副主任、也可能是紧跟主任的资深主治医师。

至于他——为了照顾他术后管理患者方便, 会让他上台做三助。

这就是基层遇到难度偏大手术的处理方式。又因为那家市级医院是医大的教学医院,甚至一些不太难的手术, 只要患者家属提出要请医大的教授、只要家属给够“飞刀钱”, 就能请来医大的任何一个教授。

那种日子,潘志看主任, 就能看到自己的五十岁以后。所以, 在胸外科石主任包揽了所有手术术者的情况下, 哪怕是千年给石主任做一助, 潘志也非常开心。能学到东西, 能被“破格提起来”使用, 只有在这发展得太快、而人手不足的省院, 自己才能有这样的机会。

电梯层层停, 终于到了12楼。但已经没多少位置了, 可潘志还是跟在石主任的身后挤进了电梯。下班时间的电梯就是这样。他归心似箭,从早上7点20分出门, 在现在离家已经超过十个小时了。

电梯里挤满了人, 不等在12楼等电梯的人全进去, 就提示满员了。潘志仗着个子高, 扫视一圈就发现,居然有一些人是低楼层的。那他们是坐到顶楼再下去的吧。

这让潘志觉得不可理解,大热天的,挤在电梯里舒服吗?

走楼梯下去不可以吗?

自己要是在7楼以下,自己是宁愿爬楼梯的。

出了十七层住院大楼,潘志的身前身后全都是医院的下班同志。潘志因为术后患者送去icu,心里没有负担,脚步就轻快。但他不想超越别人,引来异样目光,就不紧不慢地随着人流移动。

到了自家的单元口,他还站了一小下,让石主任等人先上楼。免得自己开门要进屋的时候,上楼的人还要在自己身后等。

那些资历比潘志深、年龄比潘志老的副教授们,也不与潘志谦让,他们立即往楼里先走了。潘志是最后一个进楼的。他刚进去两步,就听到已经转到一层半以上的某个副主任医师在说:“要是咱们这宿舍楼也有电梯就好了。”

潘志哂笑,幸好当初扛住了没换楼层,不然自家现在得住到7楼去。他再想迈步往里走,他家楼下的周大夫抱着小的、牵着大的,走过来喊住他。

“小潘。”

潘志只好停下来,退出单元口让王大夫先走,回头与周大夫打招呼:“老周。”

俩人看起来年龄相仿,这样称呼外人可能不理解。但因为周大夫比潘志早毕业一年,又大了几个月,潘志这样称呼他是尊敬他。而他在潘志面前,他不仅是早毕业,他的临床经验也比潘志丰富。潘志初到普外那半年,周大夫或多或少伸手帮过潘志几次,所以他是担得起这个“老”字的。

资格秩序由此就这么建立起来了。

“你家来了亲戚。中午蛮热闹的。你睡没睡午觉啊?”周大夫放下孩子笑呵呵地问。

虽然周大夫说的婉转,但潘志也听出来是自家客人影响人家午休了。他赶忙道歉:“不好意思啊,老周,影响你家午休了。我上午有个食管癌手术,中午下台晚,就没有回家。不知道来了客人。”

“没事儿。小孩子吵吵闹闹,跑来跑去的也都是正常事儿。反正我下午没手术,也不是非睡觉不可。今天晚上早点儿睡,不耽误明天的手术,也就没什么了。”周大夫说得非常大量。但这也是暗示潘志,中午闹了也就算啦,晚上让我好好睡觉。潜台词是还好我下午没手术,睡不睡没关系,但我明天有手术的,今晚你可不能耽误我休息。

“是啊是啊。你说的是。我也累了大半天了,咱们晚上都早点儿睡。”潘志明白周大夫的意思,连忙顺着周大夫的话做承诺。

俩人就站在单元口聊了几句。远远看到李敏和罗主任慢悠悠地过来了。李敏比潘志晚了一趟电梯,他们在单元口聊天的这么会儿功夫,李敏就跟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