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页

老杨太太见全家的态度,知道自己被儿媳妇不动声色地上眼药了。心头火一拱一拱地往上窜。她知道女儿拉她出门是不想让她再继续数落 念叨,可是人憋着话儿在喉咙了,能舒服吗?

她挣不脱女儿的手,回头看看丈夫沉着脸不吭声,明白丈夫是站去儿媳妇的那边了。这点子眼力见她还是有的。

再看看忙着收拾饭桌的大儿子,暗叹自己的大儿子算是白养了。还有那要抱大侄子的二儿子……她恨恨地在心里骂了一句“狐狸精”,连老公公 小叔子都要围拢。

她终于不甘不愿地沉着脸被闺女推出了家门。

“妈,你怎么那么说我嫂子?不是没事儿找事儿啊。像楼上那样吵起来,成什么样子。”到了没人的地方了,做闺女的开始说话了。

“她敢?她敢跟我吵?这是我的家,她的工作,什么不是你爸安排的。”

老杨太太的声音高起来。自家对大儿媳妇恩义深重啊,和婆婆吵,也得她敢?现在自己带孙子 买菜 做饭,一天到晚的不知有多辛苦,比上班累多了。

“妈,你算算我爸今年五十几了?现在不是我嫂子想去药局的那时候了。”女儿紧搂着亲妈的胳膊,低声劝说。“你就当看我大侄儿的面子啊。”

提起大孙子,老杨太太的火气小了一点儿,“哼!全家好像就她能似的。”

这个问题做闺女的不愿意戳穿亲妈。嫂子是比她们兄妹仨加起来都聪明。要不是嫂子帮她复习功课,普高她也考不上的。可惜自己太笨,没考上卫校。不过好歹最后跟着二哥的脚步,“考”上了医院的制剂室的。

父亲已经有安排,明年要她“考上”去药学院的进修,两年后回来转去药剂科工作,比在制剂室当工人好太多了。

有二哥这个前例在那儿摆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