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页

罗大姐就属于错失良机的老护士。

然后国家恢复高考了。一代代的医大 医专的毕业生,开始涌进了各级医院。护士就是护士,没有相应的文凭不可能改成大夫了。再耿耿于怀自己比小大夫强,也都没用了。

吕青抬头看看陈主任,点点头招呼一声,就继续忙乎自己的事儿。她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考上卫校的应届生。工作了十年,已经成为创伤外科护士里的中坚力量。她嘴里抱怨倒班,实际上她是愿意 喜欢倒班的。只要不是遇到一夜没睡的特殊情况,四天一个夜班的频率,正好可以有弹性的时间,做点儿自己的事情。

作者有话要说:写在开文的前面

我用时间这条金线,把散乱的 有价值的旧事串起来,

借以展现九十年代初,那特殊的历史大变革时期,

前后三代临床医生的挣扎。

这些不是发生在主角一个人身上的事情,变成文字后,用一个人的视角展现;

不是一家医院的,集中到一家医院;

甚至不是一个国家的,也算到一起了。

开文的时间点是9月20日,北方某医科大学的一批毕业生,被刚扩建的省医院要去,已经上班一个多月快2个月了。

院方在临床医生匮乏严重的情况下,只给了这批新人几天的熟悉时间,就把他们轰到直面患者的临床第一线。

在这家医院,有1966年之前毕业的老大学生 老大夫,他们担任着各科的主任 带头人

在充当临床主力的中年医生里,有的是工农兵大学生;

有的是恢复高考后的医士班出身的大 中专生;

也还有1966年到1977年之间,由护理专业改医疗的医生。

数量更稀少的是恢复高考后,寥寥不多的正规五年制的本科毕业生。

这是个鱼龙混杂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