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沁玉做柿饼也没怎么麻烦她,果皮有人帮着削,晾晒按压也有人帮着。

闻到甜味差不多时,她就知道已经晾晒好,再嘱咐着把柿饼放在罐里密封起来,柿饼才会真正的上霜。

许沁玉教徒弟时,也告诉他们,嗅觉在厨艺当中也是很重要的。

就比如晾晒这个柿饼,糖度到什么程度会散发出什么样的甜味,都有教给他们。

平日做菜也是这般。

许沁玉做了不少柿饼,陶齐说是那片地方的柿子树虽然才几颗,但因为没什么人摘果子,每棵树上都结满果子,一颗起码几百个果子,还没熟透的柿子都被他们摘回来,所以许沁玉做了至少几千个柿饼。

柿饼也不需要成本,不需要糖浸着,陶齐他们摘回来,就按照两斤一文钱的价格收的,很是便宜。

这些柿饼,许沁玉晒好装罐后,给了陶齐他们三人一人一罐子,三人连连道谢,抱着罐子回去了。

许沁玉还告诉他们,“现在罐子里的柿饼虽然也能吃,不过最好再等上半个月,柿饼会结上一层糖霜,到时候吃起来表皮是香糯的,里头则是如同蜜汁一样的流心,所以最好再等上半个月。”

她晒得柿饼可跟后世普通的柿饼不同,做柿饼还得看时间,霜降前后是最好的,这样柿饼的糖霜才会上的更好,味道也更好,才能成软糯的流心柿饼。

陶齐三人听了许沁玉的话,点点头,“东家放心,我们肯定会放半个月再吃。”

许沁玉见他们如此郑重的模样,有些哭笑不得。

剩余的柿饼还有几千个,家里人也吃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