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染带着两人看了厨房,毕竟做吃的不比别的东西,她给人供餐,怎么也要让人看到卫生条件才能放心。

这几天时染也不光是忙着摆摊,抽空也把厨房收拾的像样了一点。

只见屋子里的锅灶已经改成了酒店后厨中常见的猛火灶,一共三个灶孔,靠墙的一边还放着时染从巷子一头修车的大爷那儿弄回来的铁架子。她把铁架子刷洗干净又刷了一层白色的颜料,弄得亮亮堂堂的,上面放着坛子罐子。厨房的另外一角放了两口深缸,边上还有竹编的大簸箩里放了些干货。

说起来,因为房子足够大,倒座这边的屋子虽然只隔成了三间,但每一间的屋子都十分的开阔,尤其这间厨房。

时染把东西一点点往里填,也不显得杂乱。

这样的条件自然是挑不出什么错来,周敏和小米当场就加了时染的联系方式,三个人建了一个群聊,约定好从下周一开始就开始供餐。

至于餐费,时染心算了一笔,定下了二十五块钱的套餐费用。

在这个价格之内,时染看着安排每天的套餐。

小米和周敏都觉得这个价格可以接受,二十五块钱的套餐,再加上平摊的跑腿费用,一人也就三十多点,跟平时的外卖差不太多。

小米作为一个吃货的底线就是毫无底线:“小姐姐你看着做就行,做什么我都可以!”

周敏和小米走后,时染也把厨房的环境拍给了鸡窝头的老板看,鸡窝头老板答应的十分干脆,约定好从下周开始供餐。

因为每天的人数可能有细微的变化,时染干脆就把鸡窝头老板这边的十几个人也加进了周敏和小米在的群聊里。

这样每天即便有谁有什么特殊要求,或者是谁临时有事也方便时染调整。

群聊刚一拉好,里面就热闹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