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页

听了王明明的话,于小丽回忆了一下,□□十年代也不是一味的物价上涨的,其实很长一段时间,物价都还算平稳,但从今年开始,双轨制实施,私营企业也有了活性,积累到了八十年代末期,全国物价来了一次大上涨。

“再等两年看看,后面还有不少楼盘呢,你也别着急,买不对房以后都不好卖,想换房都难,咱们明天到处去找找,说不定还有别的楼盘,咱们也多看看,如果你买那里,我就不打算跟你做邻居了。”

这话杀伤力很大,王明明还打算扎堆跟这两人住在一起呢。

王明明有钱,这几年凉菜跟卤菜摊子铺出去了,卤菜又是好批量产的,这几年招了两个帮手给她做,一个月提成加底薪一千块没问题,一年收入绝对上万了,弄的唐大虎都蠢蠢欲动,想辞职了跟着妻子干呢,今天一去看,立马表示想买两套,以后两个孩子一人一套,于小丽估算着,她手里至少有两三万的存款。

连王明明都有好几万握在手上,于小丽的钱自然也不少,火车站门店、鼎记饼店、凉菜生意、火腿肠每一样都有入股,这几年韩学礼的收入比她要差些,可粗略算了一下手里竟然有百万元之多,王明明手里头拿着钱看着物价涨慌慌的,于小丽更慌,她甚至都考虑要不要也学郑冬梅买个车享受一把,但这个念头一起来,很快就被其他的事情给冲淡掉了。

看房也一直在看房,确实没看到什么合适的。

八十年代的房子,别说外面街道的规划,就连小区的规划也做的马马虎虎,好多小区压根没有规划机动车的停车位,这也就导致这些老婆小几十年以后住的难受,卖也卖不掉,等到全民买车的时代,住在这里的全是不开车的老人家,就算是这样,外头也被违停的车给塞满了。

这种房子,于小丽是不敢买。

等郑冬梅从医院回来,王明明又去找她,结果郑冬梅也跟她说这种规划不好,像她这样开小车的人是不敢买的。

“又不是人人都像你一样买得起小车。”王明明嘀咕。

“不是人人能买,但是羊城能买的人不少。”郑冬梅摇摇头:“现在的开发商都不会规划汽车的停车位置吗,我现在都不敢去市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