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页

一毛一收走卖一毛二。

一毛二收走的卖一毛五。

不过寻常人买不到,要有票才行,这种粮食运到城里,深受小老板们的欢迎。

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吃饱最重要,其次才是质量。

唐小丽陡然一精神:“有多少?”

陈米也没关系,去年的陈米口感肯定不如今年的新米,但城里人可没他们想象中那么讲究。

这会儿的城里人,大部分都在吃供应粮,指不定还是早稻米呢。

因为生长周期跟气温光照的因素,早稻米口感不如晚稻,农村以前交公粮都是交早稻,这会儿还没有满世界的单季东北大米出售,那么城里人能够吃到的大半都是早稻米。

在那个年代,能吃上白米饭都是奢侈,没人管是不是早稻,也没人在乎是不是陈米。

金宝妈说:“我家里有一千多斤,又帮你问了问族里的亲戚,大概能腾出来万多斤左右,你真能要那么多?”

找唐大虎走关系搞的火车皮,运十万斤米都没问题。

唐小丽豪气的表示:“多少都要。”

一千多斤粮食真换成钱也有一百多块,总比长期堆在仓库里头好,金宝妈满意的走了。

过了一会儿宝强媳妇也上门问,是不是要米,她家居然也有好几百斤大米,昨晚上跟男人商量了一下,也准备卖给唐小丽,如果唐小丽还要,她还能帮着去娘家问问。

这样一来,轻轻松松的又收到上万斤粮食。

一来二去几万斤粮食到手,唐小丽还专门跑去镇上给杨浩打了个电话,通知了他那边货车到站的事宜,这样一来收粮食的事情算是完美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