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页

果然魏曙这一走再回来时便给自己找了个王妃,好巧不巧正好是他上辈子的王妃,两人如今已经有了三子一女。

魏曙去海外建国不惊奇,这是他们之前就说好的,不说魏曙上辈子造反就注定了他不会将皇位传给他,以他如今的身体状况,这皇位再坐二十年不是问题,那时魏曙都快六十了,就算接过来又有什么意义,不如自己去闯出一番天地来,何况连诚哥儿都在南美建国了。

是的,诚哥儿在南美称了王,当初他带着那女伎去美洲本是为了躲避高晏和云喜,打算等尘埃落定再回去,结果到了之后兜兜转转竟成了部落首领,最后称了王。

可以说他是第一个在南美称王的,也正因为他的消息传来,才让那些王爷郡王们包括有些百姓打定主意去了海外。

也因此高晏不得不提前上请致仕去了三亚,元清帝倒不计较,但高晏却至今耿耿于怀,不愿见诚哥儿一面。

不过有意思的,当初为了女伎甘愿私奔的诚哥儿称王后纳了不少后宫,反而魏曙娶了王妃后至今再未纳妾。

元清帝不禁感慨一声果然还是他们魏家人有情有义,至少在这点上魏曙很像他。

至于魏曙这一回送幼子过来,意思不言而喻,是想参与争取太子之位。

年初他透了口风,准备从宗室挑选继承人,他并不打算一直守着这个皇位到死,即便再坐二十年,太子也该从现在培养起来了。

不过他并不打算立刻就定下来,而是想将适龄的挑出来放到一起培养,定期淘汰,直到选出最合心的那个。

仿佛养蛊一般,残忍但却不得不如此,毕竟事关大魏基业,也是为了百姓,不能不慎重。

元佩闻言便没有再多问,其实他刚刚那一问已经算是逾越了,但没有办法,他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子孙考虑,就算他不主动站位,也不能得罪未来皇帝,如果能在对方上位之前给予一些帮助自然是最好不过的。

他从前看那些历史剧不理解那些大臣为何非要站一方,不能只专注工作吗,如今身在其中才明白哪有那么容易。

肃王剥了桔子递给元清帝:“那孩子年纪小小敢一人度海回京,不错。”

魏曙若想争太子他是反对的,但换成魏曙的子嗣他却不反对,再怎么说那也是元元的亲孙子,从血脉上就强于他人。

元清帝朝他笑笑没有多言,有皇叔这样想法的不是一人,朝臣大多都是这样的看法,其实他内心深处的天平也是倾向那孩子的,不过现在提还早,且等见了人再说吧。

第183章 番外七后宫宸妃传

这是在很久很久之后, 久到已经有了电视有了电脑有了网络,高楼大厦飞机航母。

热闹非凡的八卦论坛上有人发出一张帖子:

借后宫宸妃传来八一八到底谁是wuli宝皇的真爱。

[楼主]言情剧爱好者:

如题,陪母上大人看了《后宫宸妃传》,忽然想八一八到底谁是咱们宝皇的真爱。

楼主去查了百科,百科上宝皇有记载的后宫一共有六个。

首先当然是昭德皇后了,跟宝皇少年夫妻, 算半个青梅竹马, 又生了宝皇唯一的皇子, 宝皇千古一帝,她就是千古贤后, 具体事迹就不提了大家都知道, 男同学看看手边的卫生纸, 女同学看看桌上的化妆品。

据说宝皇为了她硬扛了四年不纳妃, 后来一直没有子嗣才扛不过太后同意进了新人, 不过皇子还是只从她肚子里出来,也是唯一的皇子,就是澳洲新魏的开国太祖,这个大家都知道就不说了,可惜她去世太早, 不然这真爱的名额妥妥是她的。

真爱指数四颗星(五星满)。

二、贵妃(楼主按入宫顺序算的,一起进宫的按份位高低排先后),这位贵妃比较神秘, 记载没多少,不是在生病就是在生病的路上, 深居简出,不过有长乐公主留下来的画,可以看得出是宝皇妃子里最美的一个,连续数年蝉联男频历史文女主第一名,按他们的话,官位可以弃,贵妃必须娶。

至于真爱指数,这个记载太少没有比对,看在颜值的份上给三颗星吧。

三、怡妃,怡妃的记载比贵妃要多一点,据说她是太后亲自挑选送给宝皇的,但貌似刚入宫就犯了错,差点被贬冷宫,宝皇恐怕也就是看在太后的面子上才纳了她,但她本人倒是挺有才的,梨园最初的创始人是她,白蛇传和上错花轿嫁对郎就是她写出来的,后来碍于身份才交给了夏婵,还有野史传言蹴鞠和世界杯是她大力兴起的。

而且她也算宝皇妃子里第二长命的,第一长命是上面的贵妃,是宝皇后宫留到最后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