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页

小吃城和小吃街有好几家铺子都是从他们村子收的食材。

二丫最出息,虽说没遇到个好人家,但如今可是医生女官,要放在十年前,谁能想到他家二丫居然会当上女官,他老周家往上数就没有一个做过官的,没想到有生之年竟然有人能当官。

可惜他家石头去得早,不然回来现在好说也能当个警长了,李家那小子不就是,当年和他家石头一起去救灾的,他回来了,他家石头却没回来。

他每每瞧那小子穿着警服骑着巡警车的威风样子,就会想起他家石头,心里就不是滋味。

想给他家石头过继个子嗣的愿望就越迫切。

小四儿爹看到他比划的利息眼睛亮了亮,但还是有点犹豫:“可这三年是不是太长了些,万一……”

在他看来若不是为了那利息,他更愿意将钱藏在家中,那银行虽说是朝廷弄出来的,但谁知道会不会出事,用不着立刻就去,钱还是握在自家手中安心,但有了这利息,他便禁不住时时刻刻去想,这可是白送的钱!

什么都不干就能利滚利得钱,这样的好事万一错过再没有了怎么办?

什么打折促销开业酬宾之类的手段他又不是没见过,商场里经常搞这些活动,都是头几日占便宜,他怕银行也是这样,晚去就没了利息一说,不然他肯定会观望一阵,等去存钱的人多了再盘算。

周老汉道:“瞧你这话说的,人家都白给你钱了,你也总得承担些风险吧,就像那戏里头说的,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若真白白给你了,你放心?”

小四儿爹立刻摇了摇头,别说,要真有人平白无故给他送钱,他还真要怀疑是不是有诈。

周老汉说到这左右看了下,微微压低声音:“我家二丫说了,据说这一开始是有优惠的,只要是存定期的,都会发会员存折,会员是什么不用我说了吧,你们这商场不就有,虽说现在还不知道有什么福利,但往后肯定不会少,我去存的时候,一听说我是存定期,可是有专人招呼的。”

小四儿爹原本就动摇不定的心更不稳了。

“你自个儿在想想。”周老汉道,“就算不存钱,也是能换钱的,你可以把那些有缺的铜钱换新的,还能换金子和银子,拿回家也好藏一些。”

小四儿爹心里有了决断,朝周老汉拱了拱手:“我明白了,多谢周伯告知,您等我一下。”

转头不给周老汉说话的机会,跑到他们店隔壁,买了十个鸡蛋糕送了过来:“这给您,您拎回去给伯娘,替我问个好。”

周老汉自是拒绝,刚刚已经拿了甑糕,怎么好意思再白拿,他说的这些消息也算不上什么秘密,说不得过个几日就满城皆知了。

小四儿爹坚持,还叫来小四儿让他拎着,让他一会儿陪周老汉回家,将鸡蛋糕送给周老汉妻子。

“这是送给伯娘的,您可不能拒绝。”小四儿爹笑着说。

小四儿乖乖过来将鸡蛋糕拎在手里。

周老汉推拒不掉只能应下,心里想着家里还有些糖果,是买来准备等大女儿带重孙回来给小重孙的,他几个外孙早都长大了,尤其大女儿家的两个孙子,都已经成亲生子。

想到这,他看着乖巧的小四儿不由赞了两句,他那两个小重孙可没有小四儿这么乖巧有礼,别说读书识字,还光着屁股在地里在泥土里打滚,虽说也会帮家里做事,但见了人就会傻笑,根本不知道礼貌问好。

就拿他刚刚给小四儿糖来说,他家那两个小重孙笑嘻嘻抓起来就吃了,哪像小四儿,知道双手接过来还给他行礼说谢谢,这差距太大了。

而且小四儿这么小就开始进学,就像报纸上说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他那两个小重孙,包括村里的孩童,一开始就差了这些城中的孩童一步。

他犹豫了下,问道:“你觉得小四儿上的那幼学如何?”

自去年开始,朝廷办起了幼学,说是专给四到八岁的孩童建的学堂,以坊市区分,每个坊市东西南北各设置一家,只要是家在坊市里够年岁交得起束脩的孩童都能去报名。

周老汉虽住在坊中,但他没有适龄的孙子,两个重外孙住在城外的家中,他们有父有母,亲家公也健在,不可能来跟他一道过。

不过倒是说好可以过继一个来给他,当年他家石头去了,朝廷发放了抚恤金,兄嫂一家便找上门来,话里话外想要挑个孙子来过继给他,当初他们那样对他,将他赶出门,走的时候连一床褥子都不给他,他如何能答应。

本家他是不想了,都是些不怀好意的,想占他家石头的抚恤金和福利,当年他被兄嫂撵出去的时候没见一个人帮过他,若不是他那老丈人,只怕他早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