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页

俞小六表情就带了骄傲:“是啊,黄大郎的胶鞋,于娘子的白糖都是张五郎送来的,还送了一套馥春化妆品给我娘呢!”

“你爹救了他独子的命,他家是该感谢你们,要我看这些东西都少了呢,他发明出来暖水瓶,可得了不少钱呢,听说还有什么技术股份,每年什么都不干都有钱领!”林小四更羡慕了。

俞小六喝了口水暖了暖身子:“得要感谢包黑炭才对!我爹是按着他说的方法救的人。”

“对对对,这个我知道,包黑炭说了,小孩噎住要用海氏急救法,那个全名叫什么来着,海、海……”

“是海姆立克急救法!”俞小六说起这一类,整张脸都亮了,眼里透着光,熠熠生辉,“是写了少包的宋行走提出来的,说是他们海外的叫法,不过太长了,便改叫海氏急救法,大家先头还不信,以为是故事里胡诌,记得不,我当时就跟你说我觉得有用,这回张五郎家的事一出,可不人人都信了,宋行走才是真厉害!”

林小四附和:“是啊,宋行走什么都知道,跟邵行走一样,都厉害,什么都懂,真想去海外看看他们那里是什么样的。”

又捧着水杯一脸梦幻:“要是我也能发明出来什么就好了,像黄大郎于娘子和张五郎他们一样,便一辈子吃喝不愁了,到时候娶妻纳妾……”

越想越美,看向俞小六:“六哥儿,你从小脑子就好使,快帮我想一想,有什么能发明的?”

俞小六翻了个白眼,从口袋里取出一颗冰糖塞到林小四嘴里:“想得美,我要是知道,还能轮得到你!”

“这倒也是。”林小四叹气,不过很快就被嘴里的甜味转移了注意力,将冰糖吐出来,拿到手里,看着雪白晶莹的冰糖,拿起来小小口舔着,“真甜,于娘子真厉害,居然能从黄泥里制出白花花的糖。”

俞小六纠正:“不是从黄泥里制出来,是用黄泥净化,叫沉淀过滤,据说还有蒸……对,蒸馏,听说是邵行走说的,他还专门去于娘子家亲自看了呢!我爹说,以后还要建糖厂,大批量生产,让人人都能吃上那白砂糖。”

林小四想象着以后每天都能吃到糖的情形,忍不住笑了起来,然后更加小口小口的舔起了手里的冰糖。

俞小六见状又从口袋里抓出几块,先给两人的水杯里一人丢了一颗,剩下的直接塞给林小四:“拿着吧,这几个给你留着拿回去给伯母和五娘,手里的就吃了吧。”

他知道小四是想留一些,拿回去他母亲和妹妹,林小四家比他家更艰难,他父亲本是戏者,在街上杂耍卖艺,结果有一回没站稳从横杆上掉了下来,当场就没了,他母亲带着五个孩子,浆洗的活计根本养活不了一家人,林小四的两个哥哥便是没钱抓药死了的,他母亲不得已做了媒婆,兼带卖身。

贱民们生活不易,大家同是贱民同住在贱民巷,倒也没有人会瞧不起他们,因两家是邻居,便时常帮一帮。

“谢谢六哥儿。”林小四感动,“我一定叫我娘给你留意最好的娘子!”

俞小六笑嘻嘻:“好啊。”

两人说着闹着,来占位子的人越来越多,等剧场里坐满,上头《少包》的演员上台,开始演了起来。

新章节昨日才出来,所以演得还是上一回的剧情,但众人依旧看到津津有味。

俞小六上回没找到好位子,这一回坐得近看到清清楚楚,眼睛都不眨的,看剧比听书更直观,故事里的人活生生走出来,叫他惊叹不已,生怕错过了哪个瞬间。

观众们随着里头的情节一惊一喜,包黑炭找出凶手的时候,场中数千人一齐拍手叫好。

不过这一回演完,上头的演员没有立刻全部走完,还留了两个人,展开一张纸来。

俞小六识的字不多,但上头写的简单,他连猜带想立刻懂了上头的意思,不等上面念出来,激动地抓住了林小四的手:“小四,小四,你看到了吗?说可以消去贱籍!那宋行走要招弟子,只要成了他的弟子就能消去贱籍!!”

俞小六被巨大的惊喜冲撞到,激动地全身发颤。

消去贱籍!!

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本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实现,没想到机会竟然这么快就到了他面前。

他一定要去,就算再苦再难,也要成为宋行走的弟子!

作者有话要说:

我国最早的暖水瓶出现于北宋后期,也称“暖水釜”,而黄泥浆脱色制糖法出现在元明(有说元有说明)——来自度娘。

这里提前成为百姓的发明了,这些小发明就不仔细讲了,简单带过,毕竟要讲也是贴百科,白占字数,主要说明一下本土百姓的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