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页

等肃王离去,元清帝坐在亭中久久没有起身,面对皇叔他看似淡然,其实心里并不平静,尤其皇叔越为他着想,他心中的愧疚就越多,还有说不出的躁郁烦闷,对自己也对皇叔。

一时觉得自己如果什么都不知道该多好,一时又觉得不知道的话对皇叔太不公平。

一时为自己委屈,是皇叔自己什么都不说甘愿这样做的,他只是为了不暴露听心之术才不戳破而已,怪不得他,也算不上是利用,一时又为皇叔委屈,做了这么多却从不邀功,而且是为了不给他带来烦恼才不说,还被他自私利诱,而且是他自己通过心声发现的,更怪不得皇叔。

思绪纷纷,越想越乱,最后烦躁地端起茶一饮而尽。

·

报纸的事发酵的很快,从七月底到八月初,民间关于时报的讨论越来越热烈。

上了报纸的官员,尤其工部尚书,走起路来都轻快了许多,瞧得其他各部尚书心中忿忿,暗下决心也要做出些事来扬名。

展示学识的版块更是受欢迎,那些被选中印上去的诗词文章,很快在文人圈中闻名,连带作者一起被全国所知,这些人有像伍学正这般考举不得志的,也有翰林院中碌碌蹉跎的,报纸的出现仿佛给他们打开了一个展示才能的新途径。

没有上报的自然长吁短叹,自负才能不输的立刻就按着上面所述来投稿了,一时翰林学士案头堆满了来投的稿件。

因为是第一期,所以并没有放出太超前的知识,只提了几个简单的小常识,等慢慢慢慢加深了人们的信任,等他们对报纸上科普的学识深信不疑时,再逐一放出来。

而黄大的例子,更是引得不少百姓眼红,明明都是一同卖力气求生的,一夜之间暴富不说,还得到了圣人的亲笔奖赏,在圣人面前挂了名号,光宗耀祖,叫人如何不羡慕不嫉妒。

一时间民间兴起了一股发明创造热潮,毕竟这种事堪比中彩票,说不得哪日造出什么圣人看得上的东西来,便能一夜暴富了。

报纸第一期的火爆,让元清帝加紧了对记者们的约束,对培养起去各省驻扎的记者要求也更严格了几分。

这期间,唯一能与报纸热度抗衡的,便是八月八在芙蓉园演出的白蛇传了。

因着前期宣传,到了表演那日,简直人山人海,几乎全长安城有空闲的百姓都来了。

幸好宋杰早早做好了准备,修建出来的新戏台借鉴角斗场,修成了阶梯状,呈弧形围绕着舞台,坐的紧密一些,能容纳万人。

这还是因为时间关系,只修了四阶,之后等有空闲,还能再修缮。

宋杰编撰出来的白蛇传,借鉴他看过的电视剧,台词便如正常说话,并不晦涩,连唱出来的词,也都一听便懂,有些他不记得的,便由这些梨园艺人按照他描述的情节填词作曲,填补了所有空缺,对里头的一些称呼,也都改成了符合大魏的。

这种简单的唱词,毫无难度的唱腔,是个百姓都能哼唱几句,顿时火遍了整个长安城。

到了街上,几乎随处都能听到白蛇传中的唱词,甚至有些聪明的店家,直接给自家的商品改了名字,什么白娘子炊饼,法海雄黄酒……或者直接借用里头的唱词来用。

瓦舍酒楼里的艺人们,也给那些错过演出的,唱起了白蛇传的故事,勾栏中更不必细说,直接叫女妓们仿演了起来。

百姓们不像上层还要矜持身份只学妆容,女子直接学起了白娘子或小青的发式装扮来,如今走在街上,时不时便能看到穿着霜色或青色裙衫的女子。

饰演白素贞与小青的两位梨园艺人一时成了贵族少年们追捧的对象。

白蛇传只免费公演一次,之后每七日一演,而若再要看,便得买票,宋杰和夏婵一合计,故意将售票点设在了芙蓉园内,也就是说,若想看表演,需得先买了公园门票,再购买一次剧票。

好在公园门票并不贵,平民百姓看一次还是消费的起的。

而随着白蛇传的火热,还有一件有趣的事,尽管宋杰改了法海的设定,将他变得年轻,但还是小看了百姓们对剧情的沉迷,尤其等白蛇传流传到全国,金山寺这个寺名并不算稀奇,全国大型的便有五六座,有些村镇中的更多,尽管白蛇传中明确说了在西湖,百姓们却认定自家所在的金山寺就是。

一时金山寺香火旺盛,人人都好奇去瞧,到了便打听有没有一个叫法海的师傅,叫和尚们哭笑不得。

不过从此很长一段时间,法海这个法号在僧人中绝迹。

第52章 工资┃啊,真是个悲伤的故事。

时间往前推, 白蛇传公映的前一天, 作为穿越者中第一个收到月例或者说工资的人, 夏婵手一挥表示要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