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页

按照皇后几人所说,普通的卫生纸并不难制造,但因为能够制造出来的上层没有需求,便忽视了这一项。

其实卫生纸皇后几人在一月前就研究出来了, 但最初制造出的那一批十分粗糙,她们很不满意,便埋头继续研究,如今终于制作出来了叫她们满意的。

不得不说,元清帝看到洁白柔软的纸张,确实感受到了惊喜,这样的纸张,无法用来写字,专门拿来入厕倒也无不可。

“还有这种。”皇后又从旁边拿出一沓来,这一沓相比元清帝手中的,显然要差很多,先不说纸张是黄色的,单看着就十分粗糙。

“白色卫生纸成本较高,这种黄色的粗草纸,成本比白纸要低很多,完全可以在民间推广。”

【赶快普及卫生纸吧,每次用丝绸我都有一种罪恶感。】

元清帝摸了摸黄色的粗草纸,虽然没有白纸柔软细腻,但用来擦拭秽物完全足够了,至少比厕简瓦叶要强许多,加之成本低廉,应该很快会在民间推广开来。

这种与民生日常息息相关提高百姓生活的发明,虽小却很值得。

“别看这种东西定价低,但一旦发展起来,全国人民都在使用,而且是消耗品,不像香皂肥皂,一块省着些还能用许久,厕纸可是天天都要用的,用一张少一张,再者,我们还打算研究抽纸,餐巾纸等等,未必不是一大笔收入。”

皇后又拿出一个木制的盒子,为元清帝演示了一下什么叫抽纸:“不过这种要费时费工些,成本不低,我们打算放在馥春来卖。”言下之意就是打算走高端路线了。

【没有机器,人工手动叠纸太费劲了,忙活了半天才搞出这一盒。】

元清帝颔首,然后欣然拿走了这一盒抽纸。

皇后:……

于是第二期云想衣裳花想容发刊的时候,除了太后的美食专栏,梁平安的孕婴专栏,又添了一个对卫生纸描述的版块,所谓的美容,被挤得只剩小小一个空间,而且新瓶装旧水,说的还是香水的问题。

说到香水,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发酵酝酿,留香持久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自古以来人们便爱香,各种熏香繁盛,涂傅的香粉噙化的香丸等等,各式各样。

到了大周,因为民间喜花,用花制成的花露水广受欢迎,但从花露水发展到香水,还没有人制作出来。

皇后几人并没有要取缔传统熏香的意思,只是将香水当做调香的一种新方式来推广,相当于多加了一道菜式而已。

于皇后而言,亲手调配出曾经那些让她记忆深刻的香味,别有一番成就感。

半月前她便调制了一款男士香水送给了元清帝,元清帝拿到手后闻了闻,不得不说味道确实不错,初闻着有一种清凌纯净的感觉,还透着一丝清冷的意味,过了片刻,竟闻到了阿末香的味道,同时清冷不见,有种宁静温和的感觉。

元清帝很喜欢这个味道,便让李姑姑收起来替换了原来的熏香。

卫生纸的事,元清帝回去便招来了工部尚书,让他派工部匠人去营造司学习造卫生纸的技术,扩大生产,趁着技术传播出去之前先赚一笔。

像香皂卫生纸这类利民且小规模的发明,他并不打算垄断,再者也垄断不了,大魏并没有皇后所说的版权意识,唯一有的只有书籍。

因为活字印刷的出现,民间书坊逐渐繁盛,大魏律法便明确规定,书籍刊印必须交由秘书省审核,审核通过才能刊印,否则属于禁书,任何书坊都不得刊印,而且规定一旦有哪个书坊已经与作者达成一致承接雕版刻印,其它书坊不得进行盗版加印,一经发现,必遭严惩。

这项律法的出现至今还不到二十年,是英宗所定,而究其源头,还得落在昭慈太后身上。

因为她“写”出来的诗词繁多又受人追捧,苏家书坊便将她自小到大“写”出来的诗汇整成册刊印,但不出几年,随着活字印刷技术的传播,渐渐有了盗版出现,等英宗迎她入宫后,便下了这条律法。

那时活字印刷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繁盛起来,所以书籍盗版的源头便这样掐掉了。

而关于发明版权保护的问题,元清帝跟一众穿越者也讨论过,但就目前而言施行起来还是有些困难的。

大魏沿袭前面各朝,依旧以儒家思想治国,推崇士农工商,等级森严,匠人虽排在商之前,但其实与商也脱不了干系,民间手艺者,大多是也都成了走卒贩履。

皇帝可以对其它学派有所侧重,但多为法家和道家,像魏太祖起初便是道家,后来因为吃丹药吃坏了身体,便远了道家,元清帝父皇英宗便偏向法家,但细数春秋之后的各君王,少有偏向墨家的,或者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