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页

大殷开国至今不过三代,殷太祖开国之时大封有功之臣,有了四王十二公二十四侯,且都为世袭罔替。虽然不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不过估计也是什么夺嫡之类的大事件,总之如今承袭下来的王孙公侯不及当年三分之一。

而且这些公侯也有等级之分,譬如太后母家承恩公和皇后母家卫国公都是一等公,静妃母家安国公则是三等公,崔玉郎所在的忠孝侯府承袭的是一等侯爵,萧望之所在的建宁侯府承袭的是二等侯爵。

而这位陆鸣谦所在的永昌侯府却是最低等的四等侯爵,陈氏的另一位得力干将王宝林在来帮忙挑选佳期宴名单时曾嘲讽过永昌侯府,什么三流末等,什么幸好出了个陆探花,否则迟早爵位不保云云,可见永昌侯府已经没落到何等地步。

长宁公主竟然会选了陆鸣谦?而且陈氏也没有反对?

甚至连延昌帝都允了,并且看起来明显要比昭阳公主提的昭表弟和福宜公主提的魏三儿更让他觉得满意。

等安康公主说出中意的人选,朱珏更惊讶了,安康公主提的,竟然是一个六品小官钦天监监正之子!

陈氏一脸意料之中果然如此,周皇后面带微笑丝毫看不出勉强,延昌帝更没有反对的情绪,反倒一副略带欣慰的表情。

朱珏:“……”定个亲而已,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么?

还有,有谁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崔玉郎?

第24章 驸马

朱珏事后才从长宁公主口中知道,安康公主之所以选择那位小官之子,因为那是她生母母家。

安康公主的生母是采选入宫的宫女,得高祖一幸而有孕,可惜孩子还没生下来高祖就翘了辫子,她自己也在生产的时候大出血而亡,被追封为谦太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