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不正常的骨架(3600字求订阅!!)

随后一行人径直向前走了大概七八百米,来到了一处枯败的树木边上。

枯木的左侧有着一条宽度大约三米多的沟壑,沟壑深浅不一,从十几厘米到一米都有。

其中的沙土寸草不生,荒凉皲裂,孤独的嵌着几块石头。

不过根据沟壑边缘一些隐约可见的分层迹象以及沟壑长度不难判断。

这在很早很早之前,曾经是一条清澈的小河。

河流的源头应该来自远处的一座山峰,尽头未知。

在青丘鼎盛辉煌之时。

也许有很多幼小的狐狸喜欢在这里玩耍。

然而如今青丘寂灭,

曾经欢乐的身影也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沟壑边只留下了几枚浅浅的足印,以及

三五具的骨架。

这几具骨架有大有小,零散的分布在树木周围,一些关节已经消散在了岁月里。

林子明先是警惕的周到附近,用神念检查了周围一圈。

发现没有异常后,看向了狐类专家易安:

“易教授,麻烦你了。”

一旁的易安轻轻点了点头,带上手套,取出了一副放大镜。

接着走到几具狐狸骨架身边,低头开始检查了起来。

狐类研究。

这是一个本土非常非常冷门的科目。

有多冷门呢?

它冷到平均34年才能出一篇sci,冷到国内从事相关研究的教授职称数量只有8个。

更冷到国内单独设立的狐属研究实验室只有四个。

当然了。

挂着研究养殖基地的倒是不少。

但这些基地有只算一个,几乎都是只养殖不研究,纯商业化路线。

没办法。

狐狸这个科属盘子太小了。

绝大多数专家都是直接把它涵盖在了某个研究课题内,不会独立的去研究——比如崔晓峰就是这种情况。

也正因如此。

易安在青丘项目中的重要性也自然不言而喻。

过了大概十多分钟。

易安一脸思色的抬起头,拧着眉毛对林子明说道:

“林上校,这几具骨架不太对劲。”

林子明闻言,顿时眉头一扬:

不对劲才好啊,要是对劲了那还怎么发现问题?

当然了。

这种话只是他的心理想法,当然不会表述出来,因此明面上他还是比较好奇的:

“哦?易教授,怎么个不对劲法?”

易安推了推眼镜,解释道:

“狐狸这种生物,在本土其实是个存有非常多疑问的科属。

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狐狸出现在地球上的具体时间,目前连个范围性的公认都不存在。

有的说五百万年,有的说三百万年,还有的说五十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