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掌握舆论的必要性

“嗯?施主任,你打算建立一家电台和报社?”

“没错。”

施泽鸿重重的点了点头,解释道:

“这也是我准备和您汇报的第二件事——咱们是时候正式将赤县城的舆论端口统一起来了。

当然了。

目的不是搞一言堂,而是将大方向给收束到一起。”

随后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林队,咱们之前不是搞了很多培训班嘛,目前这些培训班已经陆续有了第一阶段的成果。

一些数据我附在了文件后头,您翻开就能看到。

结合这些数据,我认为差不多是时候开始普及传统媒体这种概念了。”

林立闻言,有食指沾了点唾液,将报告翻到了下一页。

正如施泽鸿所说。

在过去的半年中,兔子们在恢复生产的同时,也先后展开了各种层级的培训班。

比较前端的就是赵钱举和王铁木这些流民所上的思通培训班,算是某种前置流程,懂的都懂。

这种培训班内容相对复杂,门槛也比较高。

从开始创办至今,连同尚未结业的学员也就五十多人,无一不是流民中的骨干。

而除了思通培训班外,各个工厂也先后组织了多家夜校。

这些夜校的职能很简单:

不谈思想、不谈矛盾,只做基础教育普事项。

教学内容主要以大莫界本土的文字为主,汉字拼音为辅。

此外还会间接性的插入一些本土典故。

如今半年多过去。

赤县城内能够识别两百个以上文字的流民比例已经超过了40,能够书写自己大莫语加上汉语名字的流民占比更是高达817。

扣除掉那些年级太大无法只有行动的老年人、重症病患以及婴幼儿,成年人中文字的普及率已经非常之高了。

当然。

夜校教育能有这种效果,主要也和大莫界存在灵气有那么一丝关系。

虽然普通人无法吸收灵气修炼,但长期在灵气的浸润下,大莫界平民在大脑这块其实发育的还算不错。

因此教学效率比兔子们整体预期的要好不少。

大约在四天多前,也就是赤龙商队出现的前后脚。

最新的一份文字普查报告出炉了。

当时的施泽鸿已经决定汇报征兵有关的提案,因此他对于这份新晋报告也表示出了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