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启灵丹,启灵丹!

“大莫界炼制启灵丹的过程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有材料、地脉火、灵力和充足时间就行了。

地脉火在灵力的引导下将材料熔炼,然后炼制比较长的时间,一炉七八枚的启灵丹就炼成了。

简而言之就是没难度但消耗时间,性价比不高。

不过我们团队由于研发的是量产模式,没有灵力协助,所以一开始的论证过程非常困难。

举个例子。

我们最开始的方向是将药材统一气化,然后收集各种气体进行制备,这个思路看上去挺正常对吧?

但实验后我们才发现。

每种药材的气化所需的压强或者温度各有不同,更关键的是气化后的分子稳定性也有显著差异。

例如其中一种叫鼠白草的材料,热解气化的温度是1700摄氏度,它在热解后会产生某种大分子物。

经过我们的实验研究发现,这种大分子物便是炼制启灵丹的一种重要成分。

但这种大分子物的二次热解温度只有2100摄氏度,一旦超过这种温度,它蕴含的激基化合物和氨基化合物就会再次裂解,从而彻底失效。

而另一种同样关键的材料蛟鳞叶的热解气化温度,却高达足足2600摄氏度。

也就是说蛟鳞叶这头还没气化完成呢,鼠白草的大分子物就失效分解了。”

林立闻言,不由皱眉打断道:

“不对啊刘老,如果存在这种业务,那么炼丹师他们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灵力呗,这东西按小马他们的说法,就跟柯南里的夏威夷技术一样万金油。”

刘向前一耸肩,看上去有些无奈:

“大莫界的炼丹师都会修炼一门独特的功法,能够使体内的灵力具备一种优化效应,可以短暂的将不同气化点的物质平衡到一个节点上。

如果说个别情况下需要用到这种灵力,那么我们想想办法也能找来魏府的炼丹师帮忙。

但一旦涉及到量产个体炼丹师的灵力就没什么用处了。”

随后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了一股笑意:

“不过后来我们通过分筹法,在圆形容器中填充了一些惰性的自适应气体,用自适应气体充当y粒子的接引媒介。

再通过气体热态传导的模式对药材进行了处理,从而解决了这种麻烦。

那九根导管你看到了吗?

它们连接的九个合金箱里头,放着的就是启灵丹所需要的九种药材。

而通路主导管上插着的那217根超导微管,则是进行控温与分子态微调的设备,

我们在主控台通过渗透压来微控分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力,从而使其能顺利的抵达制备设备的末端。

至于药衣我们采用的是苯乙烯-乙烯吡啶共聚物,这种聚合物包裹作用和稳定作用都很强。

这种聚合物制作出的药衣大约到人体食道的下末端才会分解,比大莫界的药衣会暂缓20的时间降解。

也就是说它有更充足的时间沉入靠近内海的位置,降解后能有更多的丹药物质直接作用在人体中枢,启灵成功性也就越高了。”

了解完这些,林立沉默不语。

虽然刘向前说的很轻松,但林立完全可以想象出其中的艰辛和血汗——这是源自一线科研人员才有的共情。

随后他看向刘向前,郑重道:

“刘老,这次你辛苦了。”

刘向前朝他摆了摆手,否认道:

“林队,这都是我们团队的功劳——你别这样看我,我可不是说的客套话。”

说完。

他先是指向了一位非常年轻的女研究员:

“这是何丹宁,她提出了用三分分筹法解决气化异常的方案,今年25岁。”

接着又指向另外几人:

“鹏遥,27岁,解决了气体药衣赋形的问题。”

“张龙,32岁,提出了自适应气体的间导方案。”

“叶旭,本土支援来的程序员,为我们的超导微管设计出了最优质的算法,年龄我记不太清了,不过看上去有四十五了吧哦什么,才26岁?不过头发保养的真不错”

“曾庆”

一位位的介绍完毕,刘向前深吸一口气,郑重的看向林立:

“小林,‘燧火’项目组全员17人,包括我在内,平均年龄326岁,除我之外,平均年龄294岁。

目前理论任务全额完成,现申请营地授权制备启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