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又以坐在一处阁楼中的寇仲,反应最为激烈。

“啪!”

他在听完整阙词后,甚至禁不住一拍桌子豁然站起身来,大声赞道:“好胸襟,好气魄!若非是一代明臣、沙场宿将,断然写不出这样的诗句。他娘的,我现在真恨不得能与那等英雄人物生在同一时代,好好的与之结交一番!”

这时,与其同桌而坐的跋锋寒,却禁不住皱眉说道:“我倒是感觉,这《黄石天书》似乎有些问题。根据我们之前的了解,所谓的《黄石天书》曾经三度现世。第一次,是轩辕皇帝讨伐蚩尤。第二次,是姜子牙用它助武王伐纣。第三次,则是张良下邳拾履,得黄石公传授兵书,之后助汉高祖打下了大汉基业。”

“而文中提到的白登之耻,却是在张良退隐之后的事情。不论轩辕黄帝、姜子牙、张良亦或是当初写下这部天书的所谓仙人,都不合情理。”

果然,已经将三页内容尽数看完的师妃暄,也已经再度抬起头来,对张放问出了与跋锋寒相同的问题。

这一次,不用张放开口作答,坐在他肩头上的火儿,已经抢先开口说道:“是谁告诉你,《黄石天书》在中原,就只有过三个传人来着?事实上,每逢战乱之时,云中界的传人都会涉足红尘,寻觅有缘人授以天书。只是并非每个天书传人,都会有事迹流传出去罢了。”

“同样,在战乱平定之后,我们也会收回这位有缘人关于天书的补充与见解,不断改进、完善天书的内容。”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天书内容与时俱进,变得不断完善。”

待火儿将她背了一下午的台词说完,张放则适时的开口说道:“正因如此,这《黄石天书》上的内容,也已经不知经过了多少次重新修订。而我这次准备拿出来的,正是其中最为完善的最新版本。至于师姑娘刚刚见到的词句,我也不知它究竟出自哪位豪杰之手,所以无可奉告。”

张放这番话,一下子便将兵书上的所有疑点,全部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躲在暗处喝酒的寇仲,更是一拍大腿:“我知道了!这首词,应该是出自霍去病之手,只有他的胸襟、气魄,才能写出这样的豪迈的文章出来,其中那句‘笑谈渴饮匈奴血’,就是铁证。”

跋锋寒却是立刻反驳道:“可文章里所说‘三十功名尘与土’,又怎么解释?要知道,那霍去病可是二十四岁而亡。”

“这就是老跋你对中原文化,不够了解了。”一旁的徐子陵,则是低声分析道:“中原人书写文章,代指的用法十分广泛,就算是我们书写文章,用匈奴来代替突厥,也未尝不可,在年龄上凑整押韵,更加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说到这里,他却是忽然眉头一皱,冲着一旁神色古怪,憋笑憋得极为辛苦的马莲问道:“马姑娘,你不舒服吗?”

马莲闻言,连忙摇头:“没有,没有,我只是忽然想到了开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