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陈忆琳这次来,也就是随口和陆静然聊了下这件事。

其实她也在犹豫,该怎么样选择。

如果是在这片土地长大的,自然是应该有‘故土’情,不应该做第二种考虑。

所以本土商人选择英国,会被质疑。

但是陈忆琳是在美国长大的,接受美国的教育和文化环境。

她是美国国籍,和陆静然的思考的立场不同。

换成陆静然自然会毫不犹豫的站天|朝,不管结果如何。

不过陆静然倒是能理解,毕竟没有大环境影响很难平白产生这种情感。

不对人的思考立场做评价,只是分析选择方向的正确性。

陆静然想了下说:“哪怕是97年交接不成功,英国又能安然的驻扎香港几年?既然已经签订了合约,这就是一种顾忌,最多也就推迟几年。”

“而且现在的天|朝和几十年相比,各个方面的软实力都提高了很多,我觉得主权交接会很顺利。”

陆静然是赞成不要模棱两可的不表态,或者是站队英国。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97年不能交接成功,陈家可能会损失部分利益。

但还是有迎面的,至少表明态度,大陆各方面会顺利很多。

不管在做什么,政治正确很需要。

某党对关键时候帮助过,或者是支持过自己的人或国家,还是很记恩的。

以后不要有大过错都不会出大问题。

陈忆琳听对方分析了这么多,也陷入了沉思。

她觉得很有道理,离着97还有三年的,现在支持英国,自然是能马上尝到甜头……那以后呢?

陈忆琳直觉应该站天|朝,那是一种直觉。

没有陆静然分析的那么头头是道,把犹豫变成了坚定。

她想了下说:“我其实觉得美国人,好像是更爱国。因为我了解的很多商人这次他们都偏向英国拒绝主权交接。”

这太让人吃惊了。

顿了下,陈忆琳又说:“还有更自由,至少不要让我这么纠结。”

这种自由,只要是体现在制度和经济上,美国是个年轻的国家,合众国政府,和各个州政府之间,是一种比较松散的关系。联邦政府无权干预州政府内政。而作为回报,州政府把外交等对外权力以及一些需要统一管理的权力交给联邦政府。

这样就达成了平衡。

陆静然笑了起来:“不是美国人爱国,其他国家的人也很喜欢,环境好,文化输出能力强,经济好的地方。”

这几年的出国热潮,美国可是大热门。

还有一个根本原因,美国能很明确把执政和国家概念区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