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陆静然从机场出来,已经是晚上六点半了。

陈忆琳早一天就到了。

四个人在市中心的酒店订了两间房,都是双人房。

窗户可以眺望外滩的风景,视野非常好。

这个年代的上海,还有很多旧时候电影的风情。

街边林立着广告牌,其中这两年风头正劲的‘凤凰牌’自行车的宣传最多。

很多人大学毕业,拿工资第一件事就是买自行车,享受一边飞驰一边拨铃铛的乐趣。

很多外地人到了这座城市,首要办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外滩拍照的。

后世游客打卡次数最多的东方明珠塔,要到明年才开始修建。

90年代初,这座城市的节奏还没有快起来,人们普遍的生活的悠闲而又散漫。

和陆静然印象中,二十年后的那个国际化的城市有些对不上号。

她曾经在这个城市生活了十几年,买了房子也有份体面的工作。

从飞机场出来,一路上的城区高楼大厦并不多见,城区规划不完善,

车子转过一条街可能就看见的是城市破败的那一面。

但同时已经有了发展轨迹,很多旧的建筑也已经拆除掉,街边经常会出现一顿废墟。

已经放了寒假的小孩们把当成了游乐园,嬉戏追逐。

双方会面后,就准备去外面吃饭,然后顺便到处逛逛。

今年大哥比去年货多了很多,街上就有店铺,放出了鲜艳的广告招牌,明码标价两万块一台,可以交钱马上提货。

很多年轻人挤在店铺里面问大哥大或者是bp机。

现在移动手提电话净重一斤多,体积庞大,而且每次通话不超过30分钟,却依然备受推崇。

除了实用性和令人震惊的科技,这依然是身份的象征,很多港台电影中,移动电话是大佬们的标配。

陈忆琳说:“你不是想要一个移动电话,不如买一台?”

陆静然也有这个意思,虽然她一直嫌弃这个太重了,包里要放一斤多的东西,而且还那么大,占地方。

陆静然习惯了后世小巧的手机,现在有些不太适应,

不过也没有可以挑剔的余地了。

几个人找了一家看起来很大的店铺,付了钱又交了两千多的入网费,预存了两百的话费。

然后陆静然有了她的手提电话。

陆静然办好后,就把递给了周石。

那个人比自己更加感兴趣。

陆静然笑着问:“要不然你也去买一个?”

公司已经分过一次红利了,他们的投资公司占股的70%,周石在投资公司有15%的股份。

周石摇了下头:“我疯了吗?我就看看过瘾,我的钱要存着买房子的。”

他对陆静然分析的房地产经济,记在了心上,决定蹭着房价没上来多买几套,反正现在也没有限购。

周石顿了下,又说:“而且我买了这个玩意儿,也很少用到你知道,话费这么贵不太合算。”

他家楼下就是公用电话,老板叫声马上听得见,这也很方便。

周石说完就接着低头研究。

曾宇也是第一次近距离看大哥大,很感兴趣。

陆静然和剧组的导演约在隔天下榻的酒店见面。

这个年代的大陆电影还在起步阶段,这次来募集资金的几个人,都是个名不见经传。

对方求她们手里的钱,说以谁占了优势一目了然。

陆静然提前十分钟就在包厢等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