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页

凤凰诏 蓝艾草 810 字 2022-11-26

程彰似乎没料到闫国熹也会有今日,忙伸手去拉他:“国舅爷这是做什么好端端的。”

闫国熹拖着他的双臂不肯起来,只一径道:“大将军救命!惟大将军能还我清白!”

程彰可不想趟进党争的漩涡里去,能被闫国熹找上门来下跪的,必定不是什么好事儿。他硬生生凭着自己的臂力将闫国熹从地上拖了起来,按坐在了椅子上:“国舅爷这是做什么?大晚上的吓煞老程。”

闫国熹老脸微烫,这么曲膝一跪,被硬拖起来,也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但是此事关乎太子以及闫家上下人等的性命,刻不容缓,也就顾不得丢脸不丢脸了。

“大将军这几日难道没听到什么流言?”

程彰没好意思说,他自回京向魏帝交完了差,又再三向魏帝陈情周王救了自家闺女一命,全是自己教女无方之过,今后一定对女儿严加管束,就怕魏帝心里不痛快。

魏帝待周王多有歉疚,尤其周王身子骨不好,没想到却替谢羽以身挡箭,救命之恩可不是几句好话就能抹掉的,程彰生怕魏帝找谢羽的麻烦,只能减少在魏帝面前出现的次数。

魏帝当时记挂着周王的伤势,急着见周翰海听取周王伤情,挥挥手就放程彰走了。程彰如蒙大赦,这几日都窝在府里“闭门思过,教导女儿”,对外间的谣言充耳不闻。

闫国熹也不知道程彰是故意装傻还是真的不知道,但火烧眉毛也顾不得追究,只能满面愁苦将外面的传言讲了一遍,神情激动:“……大将军也知道闫家无人领兵,如何会有郦山藏兵呢?这谣言也传的太没谱了些,若是陛下信以为真……可如何是好?此事交到了苗胜手上,这消息也是从北镇抚司漏出来的,这就说明是苗胜有意而为之。大将军与苗胜同行,可一定要为太子与闫家作证,东宫与我都会对大将军感恩戴德的!”

程彰道:“国舅爷言重了。太子与国舅若与此事无关,就算是有风声,那又如何?总归陛下不会被蒙蔽。况且此案还未审问明白,我现在急吼吼进宫去为国舅辩解,让陛下怎么想?就怕陛下多想!”他想了想,又道:“况且就算苗胜有心诬蔑,到时候一定会请国舅爷出来对质的,到那时候国舅爷为自己辩解不就好了?”

闫国熹几近绝望:“大将军真的……不肯帮这个忙?”

作者有话要说:

☆、第92章

第九十二章

闫国熹听这话音,便知道程彰是不准备搀和进来了。也是,他解甲归朝之后,最开始为了防范他,闫国熹没少针对他,程彰却以武人的疏阔大而化之,将朝中这些刁难无声的化解了,并且自动自发远离了朝中的党派之争,极少在朝堂上发表意见。

但是,比起眼前的困境,来求程彰被拒绝,已经算不得什么了。他也的确有野心,盼着东宫位稳,尽快登上大宝,到时候他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闫氏一族富贵绵延。这野心却并不包括“藏兵谋逆”的罪名。

闫国熹深吸一口气,猛的站了起来,作势就要再次跪下去,豁出这张老脸也要求程彰一个许诺,他一个膝盖还未落地,门口响起一道醉醺醺的声音:“爹爹……爹爹你躲哪去了?不许藏起来,快出来陪我玩儿……”紧跟着书房门被人从外面一脚踹开,一个摇摇晃晃的身影闯了进来,醉眼朦胧寻找程彰。

程彰暗呼时机正好,他本来伸出去要扶闫国熹的手,立刻改道扶住了踉跄闯进来的谢羽,还责备道:“你这丫头怎么醉成这样儿了?跟着的人呢?”

谢羽身后呼啦啦跟进来一帮人,当先的是个光头小子,想伸手扶又不敢的模样:“师傅,厅里歌舞还没歇呢,要不徒儿扶您回去继续?”

枸杞在旁反驳:“要扶也是奴婢来扶,小和尚你走开!”他虽脱下僧袍,由春和带着谢府里的针线娘子们连夜给赶制了衣衫,但是脑门还是光溜溜的,是个和尚造型。尤其他每日早晚前来向谢羽请安,白日又随侍在侧,端茶倒水的活儿都抢着干,让枸杞生出职业危机感来,早蓄了一海子的不满。

道明自小在晨钟暮鼓里长大,涵养功夫极好,对枸杞的态度半点不在意,直往谢羽身边凑:“师傅醉了,你扶不住她的。”他对世俗的规矩完全不懂,只知“有事弟子服其劳”,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谢羽醉着将枸杞压倒。

闫国熹一肚子“掏心窝子的话”都被枸杞跟道明两个人的争执给逼的憋了回去,眼睁睁看着谢羽紧拉着程彰的胳膊不放,半个脑袋都快歪到他身上去了,完全就是个醉猫的模样,哪里有一点大家闺秀的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