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页

半身戎马,一路踩着鲜血走到这一日,半壁江山在望,他没法收手。

若是收手,他如何对得住阿七?拿什么来接她回来,娶她过门?

“我的家在江那边,你们的家,也在,亲人在等着你们。杀!”

八月中秋节刚过,晋军大举进攻,从瓜洲强渡过江。此举,晋军是有备有来,可江对岸的情形却截然相反。自洪泰帝得到大位以来,为了巩固赵家江山,为免武夫坐大,他二十几年始终在压抑武将发展,扶持文臣。赵绵泽登基之后,受朝中文臣影响,也继承了他皇爷爷的思想,一直走在“重文轻武”的道路上,谁也没有想到,后果赤裸裸的反嗤了这一出政策。晋军杀来,京师门户大开,朝中却无可用之将,镇江守将在听说赵樽渡江那天,便已经在家里准备行囊投降,晋军过江之后,几乎没有遇到抵抗,便顺利收复了镇江一带。

遭到此番重创,南军终成一盘散沙。

由镇江而上,赵樽率军终于杀入京师。

建章四年九月十五,晋王大军直扑金川门。

☆、第338章起风了!暴风雨要来!

经了三年多的对抗,赵樽终于兵临城下,回到京师。

一路上的风雨与坎珂,无数次的死里逃生,还有那差一点点让晋军内哄崩溃的艰难抉择,若凭史书上简单的几句话,实在完全看不出来其中的险象环生。但亲历过这场战事的人都知道,这世上并无天生的战神,更无永远的常胜将军。每一战,赵樽都没有想象的轻松。每一次胜利,他的脸上也没有欣喜的笑容。

“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战争除了鲜血,便是残酷。

那一日,听说晋军兵抵京师,城中人奔走相告,哀号恸哭。

在朝廷有心的宣传之下,晋王赵樽早已经不是几年前那个战功彪炳,为国为民的大晏晋王了。他在京师城的老百姓眼中,就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冷血魔鬼,甚至有人传他失了心性,会饮人血,啖人ròu。想到这个魔鬼就要入城,就要占领他们整以存活的土地,掠夺他们生存的基石,老百姓是畏惧的,恐慌的。他们早已忘了这些年来朝廷官吏是如何的中饱私囊,鱼ròu百姓。也忘记了他们如何舞弊欺民,横行霸道。更忘了当年晋王的步步隐忍与退让,以及他曾为他们的安定做出过怎样气壮山河的举动。他们只知道,造反之人,就是谋逆,为上天所不受。在官府的暗是组织下,城中百姓开始组织集中,讨论怎样抵制晋军,或者干脆以身殉国。

沸沸扬扬的喧嚣中,已没有了平静与理性。

被洗脑的人,是盲目的,也是可悲的。

但也从侧目烘托出,一个盛世王朝的变更,终究不是那么容易和平稳。

除了霸道的血腥占领,似乎真的再无他途。

外间敲锣打鼓,“嗵嗵”直响,夏初七大着肚子坐在城中一处幽静的院子里,面前摆了个小书案,上面放着笔墨砚台,她手指轻摁着的是一个装订好的小本。她低着头,撸着袖,认真地写着什么,时而蹙眉,时而微笑,时而托腮思考,由于耳朵听不见,她完全置身世外,比京师任何一个人都要轻松。

灵璧之战后,她在扬州见到了李邈。

表姐妹二人相见,唏嘘一番世事的无常,她便随了李邈入京。

这个院子,是锦宫的地盘,也是李邈早年置下的私产。

不得不说,血源关系是世人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关系。当一个人没有爱情,没有金钱,一无所有的时候,也只有亲情才会始终如一地留在身边。李邈是她的亲人,助她,护她,都是心甘情愿的。可看她怀着身孕大着肚子还在东奔西跑,李邈又是心疼又是无奈。

然而,她不是没有规劝过,可夏初七一意孤行,非得冒着烽烟回到京师,她劝也是劝不住的。李邈是一个死心眼的人,夏初七也是个死心眼儿。默默潜回京师,她没有通知任何人,包括陈大牛、赵如娜、晏二鬼、赵梓月、傻子、梅子还有她的大哥夏常。这些故旧,她都没有打扰,他们也没有任何人知道她的存在。有好长一段时间,她几乎就待在这所院子里养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从他们口中探听晋军的消息,仿佛又回到了怀着宝音躲在魏国公府待产的日子。

只不过,这回,没有人为他挖地道。

那个曾经费尽心思挖地道的男人,也不知他们孩儿的存在。

想到这些,她唇角一撩,露出个微笑,又低头写了起来。

杨雪舞合上院门,匆匆走近,蹙眉瞥她一眼,敲了敲案几。

“楚七……”